第(3/3)页 “而就算要战,父皇也始终以仁为本,如何便成了穷兵黩武的暴君?” “世人不知其中利害,竟如此误解父皇,当真愚蠢至极!” “儿臣请封敦煌王,以列候之残躯镇守国门,也是为了真正理解父皇。” “儿臣以为,唯有真正直面战争,才可理解战争,才会敬畏战争,方才能够看见父皇所看,理解父皇所想,读懂父皇的仁德,明白父皇为何能够无往而不利。” “因此,儿臣恳请父皇成全,给儿臣一次理解父皇的机会!” 话至此处,刘据躬下了身子满脸虔诚,等待着刘彻的回应。 这番说辞自是提前想好的,其中暗合《韩非子·说难篇》中的许多直指人性的游说技巧。 诸如“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矜而灭其所耻”,“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欲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之类。 刘彻不是一般人,一般的游说手段恐怕难以令他信服,必须组成一剂强力合剂,再搭配自己那过人的魅力,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啪!” 话音才刚刚落下,刘彻竟已拍案而起,眼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矍铄光芒, “逆子,你这回说到了点上!” “朕非好战,不得不战,因仁而战,故而无敌!” 朕此前为何没有想到?! 如此高尚尊贵的仁道,明明就写在《司马法》中,正如这个逆子所言,朕此前的许多事情皆暗合此道,为何就不曾想过将其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故事啊,朕便不与伱客气了! 不不不,这哪里是什么故事,这就是朕一直以来的想法。 朕是真正的仁君,所施皆为仁道! 这一刻,刘彻鼻子莫名发酸,眼眶有些发涩。 不愧是朕的儿子,你果然在朕的栽培下成长了,若这世上有一个人能真正能够理解朕,恐怕便只有你了吧? 生子如此,夫复何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