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见过殿下。” 桑弘羊和那男子见了刘据,纷纷躬身施礼。 “不必多礼,阁下是……” 刘据还过礼后,又向刘彻行过礼后,询问起了对方的身份。 男子低眉顺眼的答道: “回殿下的话,下官涉何,即将作为大汉使者与卫满朝鲜使团一道回国,与其王卫右渠交涉。” 得知此人的身份,刘据已经明白刘彻的计划是什么了。 历史上汉灭朝鲜之战的导火索,便是这个名叫涉何的人。 他到了卫满朝鲜之后,本是为了劝谕卫右渠改变对大汉态度,结果卫右渠既不同意前往长安觐见,也不接受刘彻的诏令。 涉何担心这样无功而返,恐怕受到刘彻怪罪,于是在返回途中,悍然将护送他出境的朝鲜裨王长杀死,并将情况飞报刘彻,刘彻果然并未追究他无功而返的责任,还封他做了与卫满朝鲜接壤的辽东郡东部都尉。 事后卫右渠对涉何怀恨在心,发兵突袭辽东,杀死了涉何。 于是刘彻立刻以此为由征发五万死囚,命楼船将军杨仆走海路,左将军荀彘走陆路,联合攻打卫满朝鲜。 这本该是一场手到擒来的战争,结果经过这两位将军一系列堪称儿戏的操作之后,历时一年才终于攻下卫满朝鲜的都城王俭城,灭亡卫满朝鲜,在朝鲜半岛上设汉四郡。 而在此战之后,杨仆和荀彘也为此战中那堪称儿戏的操作付出了代价。 荀彘处死,不准使钱赎罪,杨仆同样死罪,交了一大笔赎罪金后,贬为庶民,自此之后史书再无记载。 所以…… 刘彻这是打算故技重施? 毕竟大汉是礼仪之邦,堂堂“汉大善人”,开战往往也需要一个正义或者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历史上,刘彻在涉何杀了卫满朝鲜裨王长之后,还让他在与其接壤的地方做封疆大吏,本就有激化矛盾的意思,这就是刘彻下给卫满朝鲜的人形战书。 只是不知这回卫满朝鲜已经将姿态放的这么低,太子都送来做人质了,刘彻又打算如何创造理由? 而刘据这回进宫,也是希望略微改变一些历史。 最起码得确保这场战争不再像历史上一样那么儿戏,平白损兵折将不说,就算灭掉了卫满朝鲜,也还是丢了大汉的脸面。 “幸会。” 与涉何打过招呼,刘据也没多问,只是对刘彻微微躬身, “父皇,听闻父皇欲派使者前往卫满朝鲜与卫右渠交涉,儿臣产生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特来向父皇说明。” “既然是不成熟的想法,便没有必要说了,朕已有了计较。” 刘彻瞟了他一眼,似乎没什么与这个“愚蠢的儿子”讨论此事的兴趣。 “……” 刘据愣了一下,又道, “父皇,不太成熟只是儿臣自谦的说法,其实儿臣这想法还挺成熟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