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知这个主谋,大将军希望老身写上谁的名字?” 只这一句话他就明白了卫青的意思,这虎符是他不慎“遗失”的,不能与刘据扯上任何关系,若是不认下这个罪名,他恐怕活不过今夜。 所以,这个逆子该不会是在为天子做类似的事吧? “难道父亲忘了我此前被天子封作侍中的事么?若我果真一无是处,就算有太子举荐,陛下随便给我个闲职便是,又怎会将我封作侍中?” 卫青取出一个小瓷瓶,将手伸进栅栏中放在地上: “你刚才说,这回你亦帮太子做了不少事,河间国官员和士族望族作奸犯科的事都是你带伤去查的,你还有这个本事?” 卫青又道, “你既是郭解的胞妹,便该知晓当初陛下欲将郭解迁移茂陵的时候,我曾在陛下面前为他求情的事。” 恐怕不行,瞧瞧现在。 想到这里,卫青心中再次担忧起来,觉得还不如让卫伉回到家中继续混吃等死,至少能有个好死。 天下那些个争先恐后鞭策子嗣的父亲母亲,可不就是中间这干不上不下、稍有不慎地位就会滑落的父母? 这可不是小事,与那些酷吏也截然不同,若是做成了,便有可能成为天子的第三只眼睛和第二个影子。 却听卫伉又摇头晃脑的说道: “如今你却联合他人算计我的外甥,这便是你们报答我的方式?” 哦对,刘彻本来是不怎么焦虑的,不过近两年也挺焦虑。 “既然如此,父亲何不放宽了心,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 因为这个太子动不动就要将天捅破,天塌下来先砸中的必是他那个天子,他不能不焦虑…… “……” “再者说来,父亲其实已经给儿子兜了个大底,只要儿子不作死,未来父亲的万户长平侯便是儿子的。” 废话,为父焦虑的不就是你连这个长平侯都接不住么? 他就不明白刘据这个太子外甥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骚话,虽然不如儒家那些哲理言简意赅,但却能直击问题本质,触动人的心灵。 算了算了。 卫青又道, 心中惊惧之余,尉晨已经将所有的过错都主动背负到了自己身上,伏在地上向卫青告罪: “下官疏忽大意,实在罪该万死,若非大将军今日将虎符带来,下官竟还不知虎符已经遗失,若是因此酿成大错,下官万死难辞其咎!” 或许是灯下黑,加上上回卫伉还对这件事三缄其口,他还真没仔细考虑过这個问题。 见尉晨如此表现,卫青语气终于缓和了一些,将那枚虎符抛还给了尉晨, “同朝为官,又看在你舍身维护太子的份上,我亦不愿上纲上线与你为难,今后务必将虎符好好保管,万不可再出现如此重大的疏漏。” 这对他来说,对太子而言,对任何人来说,都绝对是最妥善的处置方式。 但同时这件事的危险系数也是极高。 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刘彻的注意力必将全部放在这件事上。 而刘据作为这次事件的受害者,就算做出了一些稍显出格的事,刘彻也分不出心来追究。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