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股浓浓的违和感萦绕于司马尚心头。 嬴成蟜带领的主力兵团还没抵达,李牧的猜测落空,司马尚对此虽然很不敢置信,却认为这是合理的。 然而杨端和时至今日都不曾派遣秦军来增援黎城,这就让司马尚完全无法理解了。 一個个猜想、一个个假设浮现于司马尚心头,却又都被司马尚自行否决。 “呼~~~” 吐出一口浊气,司马尚停驻脚步,目光投向黎城,轻声道:“但无论如何,黎城都仅有五千县兵和两三千临时征募的青壮兵丁。” 更大战场的战略,是李牧应该去思考的。 而他身为都尉,他需要做的就应该是趁着黎城尚未被秦军主力掌控,将这座战略要地纳入赵军手中! 翻身上马,司马尚决绝断喝:“令!” “三军整军,全军前进!” “先登先行,准备攻城!” 八万赵军齐齐振奋而呼: “唯!” 令旗摇动,将士前行。 在司马尚的带领下,八万赵军迅速接近黎城。 然而距离黎城越近,司马尚的内心就越是不安。 “我军距离黎城已是如此之近,立于黎城城墙之上就能看到我军旗帜,黎城城门为何迟迟不关?!” “这城外怎还有洒扫的老丈!他们得见我军将士为何不逃!” “还有城墙上的那人,是谁?!” 怪! 太怪了! 这黎城从里到外都透漏着太过浓重的怪异。 身为原历史上李牧的副将、当今赵国名列前茅的将领,司马尚绝非鲁莽少智之将。 正因为司马尚不是鲁莽少智之将,所以他难免越想越多,越想越紧张。 而当司马尚看到一名少年侧坐于东城门楼上焚香抚琴,一名中年正坐于东城门楼上摇头晃脑的聆听音乐之际,司马尚心中的紧张终于来到了巅峰! 斥候百将眺望间低声道:“都尉,那端坐主位的人是黎城县令葛平。” “此人原本乃是符离龟山山贼匪首,于鄂城之战率诏安军转投秦国。” “去岁秦楚之战中,此人担任秦军游击先锋,于楚地招揽了大量贼匪游侠为秦所用。” “战后,此人因功被擢为黎城县令。” 司马尚眉头紧锁的发问:“此人身侧抚琴那人,又是谁?” “本将观之,似与那葛平样貌相似?” 斥候百将略一思虑后方才回答:“那人乃是县令葛平的嫡长子。” “葛婴。” 司马尚心中猛然一凝:“没有防备、城门大开,领着嫡长子在城门楼上抚琴?!” 司马尚无法理解! 司马尚瞳孔地震! 换位思考之下,司马尚自认为自己绝对做不出此等事来。 而面前这葛平不只是一名县令,更是曾在秦灭楚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游击先锋! 这种人,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将自己置身于如此险境! 又怎么可能带着自己的嫡长子一同置身险境! 司马尚头疼欲裂的肃声发问:“你确定黎城之内并无秦军主力?” 这一次,就连斥候百将眼中都多了几分迷茫:“卑下,真的没看到啊!” “那不是几十人,也不是几千人,而是几十万人!” “区区黎城,怎么可能藏得下那么多人!” 司马尚看向葛平的目光也满是迷茫。 “可若是秦军主力不在周边,此人安敢如此!!!”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