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菲掏出几张纸币塞给赵兰。 如果不是怕妹妹怀疑钱的来处,她还会多塞一些给妹妹的。不过,20块买零食什么的足够妹妹一段时间了。 同学间的交往,并不象大人想像的那么清水,不需要一分钱。 下课的时候买个可乐、面包、肉什么的,都是要钱的。别人老钱请你也不是办法,久而久之,因为没钱而不敢交朋友就会变成恶性循环。 “这么多啊,姐,不要这么多,五块钱就好。” 赵兰还是吃了一惊。 “你就拿着吧,姐想到门路赚钱了,以后没有零钱就和姐姐说。” 赵菲慷慨地许诺。 看到姐姐自信焕发的脸,赵兰便相信了赵菲的话,点点头,高兴地把钱放进了书包的暗格里。 的确,她也很需要零钱,同学请了她好几次,虽然都是不值钱的口香、肉包什么的,但她老是没有回请人家,自已还真觉得不好意思。 姐姐给的这笔零钱,正好如天降甘霖,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第二天一早,赵国智和赵兰去上学,赵菲便背着一包衣服,还有教科书,到外婆家小住。 一进后格头村,只见田间地头,趁着烤人的骄阳还未探头,大家都已经热火朝天地忙开了。 山上村外的田间,到处是镰刀割稻子的“嚓嚓”声,细密得连成一曲乐章,好象春蚕在夜里啃啮桑叶声音的放大版。 后格头村是县里农业局定的新型水稻试验基地之一,村里今年种的是县农业局的新稻种,比往年早了半个月成熟。 这对村里人来说,是件大好事。因为早半个月成熟的话,双抢的时间就没那么紧张了,而且割第一季稻天气也没那么热。往年大热天的割水稻,中暑的事情可没少发生。 现在这天气,相比往年割水稻的气候凉快多了。 “桂珍,回来帮忙啦!” “是啊,你这么早啊!” 不时有认识刘桂珍的村里人,从田间直起腰,向她打招呼。刘桂珍也挺直腰板,风风火火地回应着。 现在的刘桂珍,更爱回娘家了。 自从赵民生转正之后,她就觉得村里人看她的眼光大不一样,那目光里更多了几分尊敬,也多了几分亲热。她走在村里,总有一种光宗耀祖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刘桂珍更喜欢上了回娘家的滋味。 “哎,叫你们别过来,还不听话,家里这点事,我能做得来。” 吴秀莲的气色果然不好,灰里透白的,肯定是被刘桂富那小子气的。谁家里辛辛苦苦养了20来年,结果发现养了只白眼狼不生气啊? 赵菲明白,外婆这是生生被小舅舅气病的。她心里不无幸灾乐祸地想:小舅舅真是活该,现在他发现外婆没病,肯定心里也是追悔莫及吧? “妈,你就好好躺着休养。把身子弄坏了就更麻烦了。我去帮爸割水稻,阿菲留下来帮你做饭,家里的事情她都会做,你就安心躺着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