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〇 哲学-《逆宋》


    第(3/3)页

    眼见乾那罗犹豫,伍晓波跟着敲边鼓:“如今吐蕃王室大权旁落,早已名存实亡,你拼命维护的,也不过是鸠摩罗这个饿狼而已。”

    柴宗训也说到:“倘大师要个名分,这也不难,他日收归吐蕃,在下自会向皇上请旨,封吐蕃赞普为吐蕃王,在幽州赐宅第,世袭罔替。”

    乾那罗抬头到:“皇上真会答应?我听说中原早就没有爵位了。而且中原与吐蕃制度不同,朝堂上百官会同意?”

    “笨蛋,”伍晓波忍不住说到:“吐蕃又不是第一个,早有大理珠玉在前,你怕什么。”

    “好,”乾那罗咬牙到:“为了赎罪,为了吐蕃百姓福祉,老衲便姓苏公子一回。”

    柴宗训喜到:“莫非大师早有办法?”

    “办法是有,”乾那罗说到:“只是这样的人很难寻。”

    “哦?”柴宗训说到:“我中原人才济济,大师想要什么样的人?”

    “中原不行,”乾那罗说到:“中原的佛理不过小乘,须得大乘佛理才可。”

    “为何要用佛理?”柴宗训追问。

    “因为吐蕃百姓深信佛爷。”

    乾那罗说到:“吐蕃不是没有血性之士,只因被曲解的佛理压抑了两代人,所以才不知反抗。”

    “如今王师受困于吐蕃环境,即便收归吐蕃,也会付出很大代价,且鸠摩罗随时都会反扑。”

    “若要吐蕃归心,须得寻一大乘高僧,与鸠摩罗辩论佛理,惊醒吐蕃百姓,自发起来反抗暴政,方能彻底收归。”

    辩论佛理么,这还不简单,柴宗训说到:“大师,无须寻什么大乘,在下或可一试。”

    “苏公子你通佛法?”

    通不敢说,但一个千年后的哲学权威的理论,怎么也能战胜一个只想奴役百姓的花和尚吧。

    王教授的课,不能白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