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〇 哲学-《逆宋》
第(2/3)页
师生抱头痛哭一会,伍晓波说到:“老师,学生去前面打探过了,工布州城里虽是一派江南景象,但只要出了工布,环境比此处恶劣百倍。”
“王师倘要收归吐蕃,殊为不易。”
接着他又说到:“学生听说此次皇上御驾亲征,为何将营地扎在这城外冰雪之中,却不在城内驻扎?”
柴宗训说到:“为防城中有诈,也只好委屈将士们了。”
“幸好大军驻扎城外,先前吐蕃一通放火,差点让我损失惨重。”
“对了老师,”伍晓波说到:“让学生为你介绍,此为吐蕃高僧乾那罗,曾与师兄关在同一监牢。”
伍晓波将他如何摆脱差役,如何趁迦应撤退时去就农舜。
知道农舜被杀后,又救出乾那罗躲了起来。
乾那罗与农舜相处,对他口中的老师苏公子非常神往,便央求伍晓波带他到中原。
恰好此时传来御驾亲征的消息,伍晓波知道皇上去哪都会带上老师,于是到军营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老师果然在。
柴宗训施了一礼:“见过大师。”
乾那罗还礼到:“苏公子之革命道理,以及当官服务百姓的思想,实在令老衲佩服。”
“倘吐蕃能以苏公子道理执政,则百姓必能摆脱困苦,幸福安康矣。”
“我确为收归吐蕃,解放百姓而来,”柴宗训说到:“只是此地气候太过恶劣,便是我兵多将广,装备优良,却也难耐这气候,未知大师可有何办法?”
乾那罗说到:“贫僧的确佩服苏公子的道理,但贫僧毕竟是吐蕃人,怎会引导外人占我河山,奴役我子民?”
“所以你当初便曲解佛经释义,助鸠摩罗奴役吐蕃百姓?”伍晓波质问到:“如今吐蕃百姓所受了苦,全是你造下的孽。”
“就算坠入阿鼻地狱,也难以赎清你犯下的罪过。”
乾那罗低头不说话,柴宗训开口到:“吐蕃实为炎夏故土,也是吐蕃人的吐蕃,并不是鸠摩罗的吐蕃。”
“大师,我敢向你保证,收归吐蕃后,吐蕃仍由吐蕃人自己治理,中原朝廷绝不插手,就如大理州一样。”
大理州的情形,伍晓波和农舜早向乾那罗描述过。
官由民选,行驶权力时,也履行服务百姓的义务。
除了向朝廷纳少量的税收,而且由朝廷派兵驻守之外,实在是好过先前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