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确实,微臣是这样认为的。" "让民众休养生息是对的,北伐瓦剌也是对的。" "但是,军队作战,和民众休养有什么关系呢?" 杨士奇一听,立刻反问道:"怎么没关系呢?" "打仗不是要征用民力运送粮草吗?" "粮草由铁路负责运输。"朱寿答道。 "那粮草从哪儿来?" "从朝廷的内库中调取。"朱寿笑着回答。 "笑话!" 杨士奇直接驳斥:"如果内库的粮食足够打仗,百姓怎会挨饿!" "你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懂这些吗?" "你知道吗,沿途运送粮草,加上护送的士兵和劳作的民夫,他们也要吃饭啊?一石粮草送到前线,可能只剩不到三分之一!" "这么算来,内库的米根本不够用!" 朱寿听了,笑道:"杨大人有所不知,铁路上跑的是蒸汽火车,不是马车。" "火车不吃粮食。" "而且火车一次能运十几万石粮草,无需人员押运,只需一名工程师和一名助手操作,就能带着十几万石粮草,日行千里,两天就能到达顺天府。" "从顺天府到前线,就近多了。" "这火车不仅能运粮,还能运兵,每列火车能载上千人。" "十列火车就能运万人。" "两天到顺天府,从应天府调兵,十列火车,一个月内就能把十五万大军运到顺天府。" "后勤有保障,军队动员快,我们只需十万大军就能平定瓦剌!" 杨士奇一听,顿时无言。 他低头沉思。 确实如此。 战争,拼的就是后勤! 如果后勤完善,火车真如朱寿所说那般神奇,确实可行。 大明不必征用民力,也不必分兵押粮。 那么,十几万石粮草,两天就能到顺天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