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勤问题迎刃而解。 确实可行。 但……瓦剌离顺天府还有一段距离。 想到这里,杨士奇又说:"对!瓦剌离顺天府还有千里之遥,你的铁路难道还能修到瓦剌去?" 朱寿一听,立刻点头,然后看向朱棣:"皇上是想单纯教训瓦剌,还是更想彻底征服瓦剌,征服整个蒙古,让大明版图恢复到前朝那样?" 朱棣一笑,道:"能征服自然要征服。" "本朝承继前朝,若能完全继承前朝疆域,何乐而不为?况且,这也是太祖皇帝的遗愿。" "太祖一生征战,就是要彻底继承前朝的领土。" 朱寿闻言,笑着点头,又转向杨士奇:"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皇上的军队打到哪儿,我们的铁路就修到哪儿!" "后方粮草,永远不是问题。" "有了铁路,大明甚至能在漠北常驻军队,建立蒙古都司,有铁路运粮,完全不用担心蒙古都司的士兵挨饿。" "交通,一直是控制一个地区的关键。" "有了铁路,穿越整个漠北只需两天,哪里敢造反,两天就能到达,这样就能永远征服蒙古。" 这话一出,杨士奇再次无言以对。 朱寿接着说:"这样一来,前线作战就与百姓无关了。" "百姓该种田种田,该生产生产,后勤不需要百姓参与。" "如此,大明既能开拓疆土,又能让民众休养生息。" "太子殿下,皇上,你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朱棣听后,非常满意地点点头。 旁边的朱高炽虽然心里也觉得可行。 但总感觉不太靠谱。 毕竟,他们没亲身体验过铁路。 这时,户部侍郎开口:"朱大人,咳咳!我也要说两句。" "您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修建铁路的费用,太多了。" "士兵作战也需要奖赏。" "这么算下来,哪怕十万大军,一场仗也要花费数百万两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