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风之卷 第二十六章 凌霄阁议政-《长无欢》


    第(2/3)页

    “小将军武艺虽高,却是不善杀伐之事,恐怕难当大任。”有名长着鼻梁高挺,目光如鹰隼般犀利的中年男子忽而发出嘲讽的笑声,道:“况且那独孤烨跟李逸轩乃是太辰名将,若是与之对战,不知小将军之剑利否?”

    此人名唤张绣,现今就任岭南节度使一职。

    多年以前,他在太曜宗三年一度的灵山会道里,曾为前任淮北节度使杨珩所败,故而一直对其衔恨在心,从此处处与之交恶。哪怕自从其子杨显镇守淮北道以来,亦未尝因此有所改观。

    “老匹夫安敢小觑我也?”杨显顿时挺剑而起,怒不可遏地说:“若问在下的剑利否,借尔人头一试便知。”

    这时,冀东节度使崔潜光缓缓起身,抬手按在杨显的剑柄上面,并且朝他略微摇了摇头。杨显会意之后,强行止息郁结于心的怒火,愤愤不平地坐了下来。

    裴济正用交叉握紧的双手托住下巴,道:“既然张大人以为此举不妥,想必是另有高见。”

    “愚以为,唯有德才兼备之人,方能服众。”张绣回答道:“然则放眼国境之内,非‘南华双杰’不可,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北冥节度使风岍跟汉中节度使吕温城,乃是人中龙凤。此二人文韬武略,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是他们肯为国出征,则兵祸或可解矣。”裴济沉吟片刻,道:“只是他们一贯不问朝政,这可如何是好?”

    原来,太曜宗的师祖李伯阳在创建南华国之初,为了取得阳四家的支持,许诺让其后世子孙就任家主之后,便能世袭节度使一职,并且其宗族所在的封地,也只是名义上隶属于南华国,本质上仍然划归其自治。

    除却共同抵御妖族,抑或是其家主犯了意图谋反跟勾结敌国这两条不可饶恕的重罪而外,其他地区的军队不可冒犯他们神圣的领土。因此,他们素来割据一方,不遵朝命。

    唯独前任淮北节度使杨珩昔日蒙恩自宗主,得以在食日战争之中大难不死。因而在他临终之际,遗命其子杨显须拥护于君守乐。在其执政期间,召则必至,战则必从。

    “此事倒也不难。”

    “哦,愿闻其详。”

    “风岍之父昔日为独孤弘所害,此子未尝不思报仇雪恨。况且,而今敌军已然攻克陇右,北冥自然是首当其冲。”张绣继续解释道:“至于吕温城则曾经师从剑圣习武修炼,为人温厚且重情义。若是老剑圣往而见之,游说他一同抗敌,谅不敢辞。”

    “议和之事,断不可为。”灯影下的那道人影霍然起身,手里举着宗主的信物昊天令,声色俱厉的喝道:“吾意已决,即日起正式向太辰国宣战,除非夺回故土,否则誓不罢休。”

    此人的双眸因久经岁月而褪色,然而那张苍老的面孔里,却又透露着刚毅而睿智的光辉。他便是南华国之主、太曜宗的宗主君守乐。

    见此情形,一众长老与诸位节度使纷纷附和,慷慨激昂地喊道:“谨遵宗主法旨。”

    此刻的人间恍若熔炉,到处都充斥着死亡的气息。

    黑褐色的浓烟里裹挟着火星,城池的影像在连天的烽火里扭曲。

    亡者的残骸在升腾着的火光里枯萎,不时发出咇咇剥剥的声响。

    有位青年目睹着这末世般光怪陆离的景象,顿时感到头晕目眩起来。而后,他迎着热浪步履维艰,怅然若失地望着前面的那座城门,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这是……南阳门。”

    而后,远方有支鹳翎箭穿云而去,黄色的烟柱随之延伸着轨迹。

    这是第二道防线被妖族攻破的信号。

    风岍的心脏猛烈地跳动起来,蓦地回过头去。

    在同一时刻,黑压压的妖族大军从地平线上出现,其势宛若潮起。

    城头忽而金鼓喧天,结为阵列的北冥骑兵开始出关搦战。

    只见他们个个雄姿英发,手持着的腰刀上亮着森冷的寒光,纷纷策马穿过护城河上的石桥,变换成三叉戟般的阵型后杀进敌军之中。

    “为何会这样?这一切不是都结束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