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由于拍摄组本身就没什么预算。 所以野口冈志也就没搞排场。 一份半价小果篮,一个云中绝间姬,拿个火盆,当着众演员的面烧了就直接完事。 形式大于意义。 这要是在其他拍摄组估计觉得不太吉利。 毕竟在日本业界里有个说法,摄像机里有另一个世界存在。 所以拍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才要讨个彩头。 可野口冈志拍摄组却不一样。 都拍了这么多年的电视剧了。 这玩意儿要是有用的话,他们不至于连扑这么多电视剧。 当然,虽然对于开机仪式并不在意。 但对于接下来的《她与他》拍摄。 在场的工作人员还是挺有热情的。 特别是野口冈志。 看着北澄实、细川柴泉等一众演员,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兴奋开化寺思考。 怎么办? 现在是在户外,先拍摄有波和侄子相遇的剧情吗? 不.感觉不太合适,租用的巴士还没过来,果然还是等会儿再拍摄。 那么就按照原计划来?先去租下的房子里面拍摄有波醉生梦死的片段? 嗯.但是现在的天气拍摄羽希也挺不错的啊. 野口冈志的脑筋转动。 《她与他》经过编剧改编后,第一集的构架其实相当简单。 开头先是介绍有波的身份——她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处处遭受职场前辈恶意针对。 被迫加班,被迫跑腿,当着所有人的面训斥,酒会上更是拿着她开恶俗的玩笑. 本就大学毕业的她,在每天的赔笑与鞠躬之下,内心逐渐扭曲,逐渐过上了自甘堕落的生活。 而也就是这个自甘堕落的过程中。 父母太过担心女儿的心理状况,一次外出寻找医生时出了交通事故。 有波因此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可也因此被亲戚唾弃。 在他人眼中,这完全就是有波间接害死了自己的父母。 “到底有什么脸面继续活下去的?” “恶心人的垃圾!去死吧!” 诸如此类的唾骂与鄙夷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 再加上自身本就对父母的去世心怀愧疚。 有波完全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完全陷入堕落之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有一位常年没有联络的远房亲戚来了消息。 她有位亲戚的孩子被亲生母亲抛弃,希望她能够代为收养。 这也是侄子室的由来。 在第一集的最后一幕。 大雪纷纷扬扬落下,世界仿佛都被裹成了银白色。 也就是在这仿佛连天空都被染白的世界中。 有波遇见了室,并且对他产生了一见倾心的情绪。 这一幕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 原作当中的描述甚至是以‘魔性的魅力’去形容。 因为后续的剧情都是要围绕着‘有波’喜欢侄子‘室’这一点展开。 所以为了还原原作的这一特点,他必须要让观众一眼看过去就记住‘室’这个角色。 让他们对‘室’这个角色也有一种‘心动’的感觉。 这样才能更让他们代入有波这个角色,有波种种看似突兀的行为也会显得更为自然。 为此野口冈志将第一集700万拍摄经费至少有一半是用在了这个雪景上面,专门租了一台造雪机。 没办法,其他地方可以草率一点。 比方说背景就可以凑合一点,直接用绿幕合成。 可是当室走下公交车,并且看向镜头的这短短的数秒中,公交站的雪必须是真雪。 这样才能给观众最完美的代入感。 野口冈志这会儿应该按照原定计划开拍了。 但不知道为何,到了这时候。 他反而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看着面前这豪华的演员阵容,脑中的想法实在太多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加入樱花电视台这么多年。 从来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往期他拍摄的电视剧里面能请到一位一线演员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那会像现在这样。 主要角色全部都是一线演员。 其中甚至还有北澄实这个国民级子役兜底? 就好比你一直吃着山菜泡饭,结果突然给你摆了一桌山珍海味——别说吃哪道菜了,狗眼都要被闪瞎了。 仔细思量一番后。 野口冈志最终还是决定先拍有波.也就是三川奈央的镜头。 毕竟第一集就她的镜头最多最杂,能先拍好是最完美的。 最关键的是 野口冈志将目光看向另一边的北澄实。 因为室出场的雪景镜头实在太重要了。 可以说整个第一集都是为了那短短的一个镜头做铺垫。 要是北澄实的出场不能在镜头前给观众留下足够印象,不够惊艳拍不出原作中那种‘魔性的魅力’的话. 那么,就算前面拍得再好也顶多是锦上添花。 因此他希望北澄实能将状态调整到最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