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廊桥登上飞机。 再在起飞的时候,通过飞机的窗口深深地看一眼藏在云层之下隐约可见的东京。 这便是江濑千春对于东京的最后一眼印象了。 接下来,就是她在中国的生活。 对此,江濑千春自然相当期待。 但在期待的同时,她又有些不安。 毕竟这可是她第一次前往其他国家。 未知的国家,未知人民,未知的文化会对这些未知的事物感到不安也是相当正常的。 对此北澄实深感理解。 可他能做的也就只是陪在江濑千春身边,以此缓解她的不安,其余的事情就只能靠她自己慢慢适应了,仅此而已。 然而是让北澄实没想到的是,江濑千春适应中国的速度比他想象中还要快上太多了。 她本就属于比较乐观、开朗的那种较为豪爽的性格。 只要谈得来,她与对方的关系就会迅速变好,有点没有边界感的意思。 而这种性格在日本人的眼中就有些自来熟的感觉了。 毕竟大部分日本人在生活交际当中都恪守着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原则。 因此,他们在人与人交际之中会主动保持距离,把握分寸,尽量不让对方感到不快。 这一套在日本是很正常的流程。 但如果在中国民众眼中,就有点难以相处的意思了。 毕竟在大多数同龄人眼中。 只要一起在外吃顿饭,并且聊得比较开,那么你就算得上是熟人,关系再近一点就算是朋友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夏天的露天参观展,日本人可能会因为不想给他人添麻烦,即使看见了能够躲避阴影的地方,他们也可能会因为那里已经有人休息的原因,而一言不发地站在太阳下暴晒。 但同样的情况放在中国这边就不一样了。 有阴影可以躲?很多人一起?那我也过去乘凉休息一下——根本就没有那么杂七杂八的边界感。 而江濑千春这个日本人却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本就性子直来直去,不喜欢拐着弯子说话的她。 正巧与九十年代中国较为淳朴直白的民风相吻合。 也因此。 只是踏上中国不到一个星期。 江濑千春便已经与北家楼下小街的卖菜大爷大妈们混熟了。 与其说是江濑千春是个日本人,倒不如说她那爽朗的个性更像是中国少女。 见她适应速度如此之快。 北澄实也是放下心来。 至于北澄实的父母? 在九十年代便能将北澄实送出国外留学就读。 由此也能够看出北家的生活条件优渥。 再加上北澄实的父母都是做外贸生意的,观念自然比起同一年代不少人要开放许多。 他们对于北澄实找了个日本女友的事情不但没有半点意见,反而将江濑千春拉过去上下查看——特别是对她的胸口和屁股相当满意,说是安产类型,绝对不会让小孩子吃亏的那种。 这也没办法。 那会儿的长辈对这些玩意儿确实比较看重。 他们嘴巴里嘀嘀咕咕。 一会儿是欣喜自己儿子给自己拐带了一个女儿回家,一会儿又是吃惊于江濑千春白皙的肌肤与漂亮的脸孔—— 不愧是日本那边来的女生啊看着就是细皮嫩肉的! 不过咱们国内的也不差嘛! 对于他们嘴巴里念念叨叨着的东西,江濑千春并不是听得太懂,倒不是她的汉语的口语水平太低,而是两人语速实在太快。 但两人眼中的善意,她还是感受到了。 所以,她将白皙的双手放在膝盖上,露着微笑,瞪着漂亮的大眼睛,像乖乖宝宝看着他们。 这种乖巧听话的态度,让二老更加满意了。 讨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引起了刚从外面回来的北澄实注意。 听着自家父母越来越不正经的讨论话题。 他无语地把二老赶到一边凉快去。 随后,趁着二老没过来捣乱的时候。 他将学校已经找到的消息告诉了江濑千春。 没错。 虽然在日本,江濑千春没能上完高中是一大遗憾。 但这一遗憾如今也要圆满了。 应江濑千春本人的要求,北澄实并没有给她找那种专门的留学生学校,而是就近给她找了一所资质不错的中国高中。 说实话,当看见自己身上天蓝长裤腿校服的时候,江濑千春整个人都震惊了。 因为在她的世界当中,制服这东西不应该是小西装搭配小裙子才是最标准的配置吗? 怎么到中国这边,校服就可以如此有特点? 看着平时用校服当枕头睡觉、还用它垫屁股、下雨了的时候还会把它当作雨伞的中国学生的时候。 她更是眨了眨眼睛,看着身上的校服有些怀疑人生。 嘶.这玩意儿有这么万能吗? 不过她也就只是刚开始比较吃惊。 适应力本就相当强大的江濑千春很快便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至于学习? 这倒不用北澄实特别担心。 九十年代中国这边的学习环境与日本那边相差不多。 九十年代日本那边的‘快乐教育’也才刚刚有个苗头。 大部分日本高中生的学习强度也属于‘四当五落’——即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用在学习上便能考上大学,睡五个小时就只能落榜。 就是语文这个方面确实有些困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