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谭清云三十二岁这一年,才得知宋新舟牺牲的消息。 距离她和宋新舟分手,已经是七年之后了。 * 谭清云记得很清楚,那是七年前的春天。 当时她正在学校办公室备课,收到了宋新舟的微信: 【清云,我们分手吧。我已经把我东西搬走了。我爱上了警队里的一个女孩,无法履行对你的承诺。抱歉。祝你前程似锦、觅得良人。】 看着宋新舟发来的消息,谭清云当时脑袋里轰的一声。 谭清云给宋新舟打电话,发微信。 宋新舟一律没有回复。 那天下午,谭清云直接请假,找去了宋新舟工作的地方。 却被告知宋新舟出差。 归期未定。 找不到宋新舟,谭清云就找到了宋新舟的上级贾队的办公室。 贾队一向冷面待人,见谭清云私闯办公室,贾队批评了她一顿。 坐在公交车上返回学校的途中,谭清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恋爱脑和不体面。 怪不得宋新舟最近连续加班好几天没回来,原来是另有所爱了。 现在还躲着不见她,用微信说分手。 谭清云觉得,恋爱这么久以来,她第一次觉得自己不了解宋新舟。 谭清云也明白,她之所以无法接受宋新舟变心。 是因为,当初她是为了宋新舟才留在昆市的。 她当时不顾老家父母的反对,非要跟宋新舟这个缉毒警在一起。 为了留在昆市工作,为了和宋新舟在一起,谭清云差点儿和父母闹翻。 顶着压力花费好几个月备考,最终如愿考上了昆市的一所公立小学。 谭清云一直以为,历经那么多艰难,她和宋新舟会修成正果。 她和宋新舟会很快凑够首付的钱,在昆明买到属于他们的房子。 然后她会和宋新舟结婚,再把宋新舟的母亲接过来和他们一起住。 她怎么也想不到,宋新舟就这么移情别恋了。 连最后一面都不见。 就这样离开了她的生活,留下她一个人。 * 谭清云记得她和宋新舟的缘起。 谭清云和宋新舟是高中同学,老家都是云省丽城华县。 高中时,两个人在同一所县高中读书。 同班同学,但彼此没什么印象。 后来各自考上不同大学,去了不同城市。 直到大二暑假,两人重逢于高中校友聚会。 大二的他们,已经不是高中时只知道闷头读书考学的少年少女。 宋新舟大学考了警校。 气质不同于一般警校生,谈吐不凡,深沉优雅。 而谭清云考了云省一所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 彼时也褪去了少女的青涩。 成长为举止恬静笑容迷人的姑娘。 两个人在高中校友会上重新相识,闲聊几句泰戈尔的诗歌之后,加了微信和QQ。 自那个暑假开始,两个人便偶尔通过微信聊天。 有时候宋新舟主动,有时候谭清云主动。 说不上谁先动心,大概是都对彼此有点儿感觉。 对于手机那头突如其来的问候和闲聊,谭清云从来不觉厌烦,只觉惊喜。 大三即将放寒假前,圣诞节。 宋新舟坐火车来找她。 带了玫瑰和巧克力,在校门外跟谭清云告白。 两人本就是两相情愿,谭清云自然接受了宋新舟的告白。 自此开始了和宋新舟长达一年半的异地恋。 以前谭清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喜欢上一个立志要成为缉毒警察的男人。 宋新舟虽然家境一般,没有父亲,可宋新舟是谭清云见过最有男子气概的人。 也是谭清云见过的最有涵养学识的男人。 宋新舟有很高的语言天赋。 除了英语,还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日语和俄语。 宋新舟虽然是理科生,但是喜爱文学。 两个人都喜欢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都喜欢诗人泰戈尔。 所以,她和宋新舟,一个师范生,一个警校生,聊得异常契合。 谭清云觉得,如果她错过了宋新舟。 她一辈子也遇不到这么聊得来的恋人了。 * 大四毕业那年,宋新舟顺利考入昆市某市局禁毒大队。 虽然谭清云知道做缉毒警察危险,可是谭清云知道,一个好的爱人应该支持另一半的理想。 毕业之际,谭清云的父母本就不同意谭清云去昆市。 在得知她的男朋友当了缉毒警时,更是大动肝火。 逼谭清云分手。 云省是毒品犯罪频发的地区,缉毒警的工作更加危险。 谭清云家境尚可。 在父母眼里,谭清云家长相出挑,工作稳定。 以谭清云的条件,完全可以找到更门当户对的男朋友。 谁知道谭清云找了个缉毒警察? 而且对方家里还很贫困,早年丧父,只有一位母亲。 这场恋爱,在谭清云父母那里受到了多番阻挠。 但谭清云放不下宋新舟。 她觉得,她一辈子,只能遇到一个宋新舟这样的男人了。 不顾父母的反对和逼迫,谭清云来了昆市。 最终天遂人愿,谭清云考入了一所公立小学当语文老师。 学校距离宋新舟工作的警局不远。 两个人在市里租了一套一居室,开始了稳定的同居生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