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陵如今年纪尚轻,还在建章营任建章监,稍微不如路博德这种成名已久的老将老道,听了路博德的话之后才反应过来,也是连忙躬身道: “末将虽不才,但宁死也不敢辜负陛下的期许,更不敢落了大汉的威名,愿舍命报效陛下与国家!” 李陵是真的特别心动,激动的双腿都在颤抖。 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他真能领兵前往西域攻伐蛮夷,那么便有机会完成祖父李广一生都未曾完成的夙愿,同时也有机会重振李氏的将门之风。 现在的李氏,虽然相对一般人要好一些,但比起当年已经算是没落了。 自他的叔父李敢被霍去病射杀之后。 如今只有他一人在朝中任建章监,说白了就是天子的侍卫,剩下的人都成了朝廷边缘人,连吃朝廷这碗俸禄都难,有时还要靠他接济才能过活。 所以没有人知道,他心中有着怎样的渴望。 “既然如此,朕便教苏文拟诏了,你二人也回去好生准备一番,这几日便动身前往西域接替刘据与赵破奴。” 刘彻点了点头,三言两语间就做了决定。 如此待两人谢恩退下之后,他才终于将目光投射在了霍光身上,开口问道: “霍光,你是否对朕刚才的决定感到疑惑?” “微臣不敢。” 霍光心头一颤,连忙回应。 “你该疑惑,刘据既是皇长子,亦是你的表弟,他一个人代表着你们卫霍两氏的利益。” 刘彻又淡淡的道, “朕不相信刘据的利益受损时,你心中会没有丝毫波动,不会为他感到不平。” “?!” 霍光的心脏又狠狠的揪了一下,他从刘彻这番话中听出了极为严重的敲打意味,于是立刻跪在地上俯首道: “陛下明鉴,微臣自进宫之日起,便只忠心陛下一人,眼中亦只有陛下与大汉的利益,绝无半点卫氏霍氏的利益!” “何况微臣已多年未与卫氏来往,更从未与殿下私交。” “因此无论陛下如何决定,都必定有常人无法占透的想法,微臣绝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感到疑惑,更不敢心有置喙!” 刘彻见状只是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 “行了,起来吧。” “朕又并非是在质问你,只是了解一下你的立场罢了。” “这些年你在朕身边的所作所为,朕全都看在眼中,又怎会质疑你的忠心?” “只不过你也不必太过绝对,卫青是你的舅父,卫子夫是你的姨母,卫君孺亦是你的姨母,就算没有血缘,这些也都是你本家最亲的亲属,没有他们,也就没有霍去病,更无今日的你,这些任谁也改变不了。” “就算你是朕的臣子,朕亦不能要求你断绝与他们的来往,更不会因此对你心生疑虑。” “对了,再过几日,你舅父卫青的遗体便要送回到长安了。” “朕早已决定让他随葬茂陵,还要将他的墓冢修建成阴山的形状,以彰显他这一生的功绩,你身为他的外甥,届时也披上麻去送一送他,该有的人情味还是必须有的,朕又不是不通情理的人。” “……” 霍光实在想不明白刘彻忽然说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躬身应了一声“诺”。 “还有一事。” 刘彻微微颔首,接着又道, “待你送过了卫青,便与路博德和李陵一道去一趟西域,将刘据给朕召回来吧。” “如今卫青不在了,你姨母卫子夫心中许多愁苦不便与朕说,若刘据能在身边,亦可化解她心中的苦楚,免得憋坏了身子。” “就说是朕说的,卫子夫养育教诲他多年,现在正是他尽孝道的时候,这次不回来不行,岂不闻子欲养而亲不待呼?” “朕……可以信任你,将此事托付给你吧?” 图穷匕见了! 霍光瞬间明白了刘彻的意思,他这是在给自己下最后通牒,同时也是给刘据下的最后通牒。 虽然霍光并不知道刘彻命人去召了刘据几次,过程又是如何。 但很显然刘据肯定又不听话了! 也是因此,刘彻才会将他召来,一边给出虎符让路博德和李陵前去接替刘据,一边让他前去召回刘据。 毫无疑问,他此前的担忧是对的。 刘据做的实在是太多了,已经令刘彻心中产生了顾忌,尤其还召刘据回来复命而不得的情况下,这种顾忌只会越发严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