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光是乌师庐口中的前军,就有足足一万骑兵,与刘据所率全部兵马相当。 而乌师庐这回率领的军队,则足有六万余众。 而且这六万余众全部都是精锐,绝非此前号称十余万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拖家带口跑来凑数抢劫的乌合之众。 结果。 前军首次试探,便以匈奴损失数百人结束。 前军将领依照乌师庐的意思,首次试探冲锋便打算给汉军一个下马威,因此冲杀之势更疾,吆喝声也更大。 并且还提前找来了一个会说汉语的翻译。 命翻译上到近前对汉军喊话,目的是让刘据知道中计了,好好的嘲讽上他几句。 再将目前汉军已身陷重围的形势加以说明,令军营内的汉军人心惶惶,顺势大举劝降一波,说不定可以从内部瓦解汉军,不战亦可屈人之兵。 甚至。 乌师庐还给刘据准备了一个意外惊喜——四面楚歌。 他虽不是大汉通,却知道不少大汉的事情,也知道当年大汉的对头西楚霸王。 汉军在决战中围困西楚霸王军队的时候,就用过这一招“四面楚歌”,典型的攻心战术,顺利瓦解了楚军的士气。 如今刘据区区一万军队被他六万多精锐突袭围困。 处境比当年大汉高祖刘邦在白登山被围严峻的多,不论是刘据,还是汉军兵卒,心中的担忧可想而知,如果这个时候汉军四面八方响起大汉的歌曲,心态岂不瞬间就崩了? 乌师庐特意选择了高祖刘邦亲自创作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乌师庐知道的汉朝诗歌不多,其实汉朝传至匈奴的歌曲本来也不多,这首《大风歌》便是最早传入匈奴的歌曲之一。 不过这首诗歌还挺应景。 一来它是刘邦创作的,正好可以对应白登之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