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彻又问。 “此事奴婢只是有所耳闻,并未亲自确认过此事。” 苏文越听越觉得刘彻问的问题不太对劲,说话也更加小心。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刘彻很不喜欢臣子结交宾客、豢养门客的行为。 这件事大将军卫青做的最好,始终不曾逾越。 其次便是刘据了,他虽然曾在博望苑内养了许多门客,但却在几年前忽然强行将门客全部驱散,之后便再未养过。 而在刘据驱散门客不久。 刘彻还特意将其召进宫来,将自己最信奉的方士栾大引荐给了他,颇有些褒奖和鼓励的意思。 结果没想到刘据很不给面子,非但当面说他糊涂,还将栾大的“斗棋之法”当场揭穿,搞得刘彻下不来台,只能在赶走了刘据之后摔案几砸坐席泄愤…… 而现在。 本来不问世事的刘闳又大肆结交起了宾客,豢养起了门客,如果此举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的话,恐怕要适得其反吧? “呵……” 刘彻也并未再说什么,只是干笑了一声,随即示意苏文研磨,然后拿起朱笔在奏疏末尾写了几列字: ——【百业未兴,国库未盈,西域未平,诸国未臣,匈奴未灭,何功何德?】 【此时建议封禅,上欺天,下欺地,欺民欺君,尔自欺欺人之心更甚,着禁足三月自省,王其戒之!】 写完之后,刘彻将笔一掷,对苏文道: “苏文,你亲自将朕的批复送去逐慕苑,当众宣读,让刘闳最近给朕安稳点。” “诺……” 苏文拿过奏疏一边小心吹干,一边查看刘彻刚才写的内容,下一秒身子就不受控制的僵住,余光诧异的偷瞄了刘彻一眼。 什么情况啊这是?! 陛下究竟是何时转了性子,竟对自己的封禅之事有了如此严苛要求,这是这辈子都不打算封禅了么? 还有这“上欺天,下欺地,欺民欺君”,难道陛下真认为自己现在还不够资格封禅不成? 这番话若是刘据写的,老奴或许还信,陛下怎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还写在了给刘闳的批复中? 还有最后那句“王其戒之”,这话不可谓不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