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清朝,甲午战争,败! 近代,抗战,胜! 这五次战争中,只有一次是直击倭国本土的战争,也就是元朝的那次元倭战争。 而最终战败的原因,却并非是元军不占优势,这支聚众十四万的联合大军对于倭国来说本该是一场灭顶之灾,倭国人都已经快吓尿了,结果元军统帅在登陆之前迟疑不决,将庞大的水军陈列在外海,等待另一支联军会师再组织登陆。 然后就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在准备发起登陆战的前夜,海上忽然飓风大作,洪涛万丈涌山起。 一时间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海中的浮尸把水面堵得严严实实,甚至能够踏着尸体在海上行走。 这才使得倭国轻而易举的避免了这场灭顶之灾。 也是自这时起,“神风”之说风靡全倭国,成为了倭国一个极为神圣的称谓。 就当刘据是迷信吧。 国运这种事本就说不清楚,刘据信与不信也不重要,反正不论如何都一定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从根源上灭掉倭国的所谓“神风”。 “总之,杨将军照做便是。” 看到杨仆脸上的表情,刘据怎会看不出他已经对自己和这次出海产生了一些质疑,而这样的质疑日后极有可能使其在有些事上不能坚决执行自己的计划,从而转化为意料之外的阻碍。 然而刘据心里更清楚的是。 他这回是来给大汉搬银山的,又不是来送人头的。 杨仆和其麾下的水军作为这次出海的先头探索部队,有些话哪怕可能引起质疑,也不得不提前说清楚,否则便极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早有准备。 于是,刘据又笑了起来,伸手揽住了杨仆的肩膀,一边说着“杨将军,借一步说话”,一边在韩说狐疑的目光中将其带到帐后,然后压着声音道: “杨将军,离开长安之前,我父皇将我召进宫去,命我给你传一道口谕。” “末将领旨……” 杨仆神色一紧,当即便要施大礼接旨。 “杨将军不必如此正式,不过是私下的口谕。” 刘据又将杨仆扶住,方才继续说道, “我父皇命我转告杨将军,杨将军现在很狂啊?” “???” 杨仆闻言立时身子一颤面色一白,惊疑的望向刘据。 却听刘据已经根据史书中的记载,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杨将军此前虽有战功,但不过都是些寻常功劳,非有斩将搴旗之实,还时常将已经投降的敌军当做你的战俘,挖出死人的尸首冒领军功,此乃将军第一过也;” “杨将军麾下的将士暴露在他乡几年,将军非但不考虑将士辛劳摆酒犒劳,反而巧施奸诈,借助军队出征边塞的机会,揣着我父皇赐予你的将军印绶返回家乡炫耀,此乃将军的第二过……”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