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不久之后,李延年也慌慌张张的赶到了兰陵殿。 “妹妹,这究竟是为何?” 刚屏退左右,李延年就问出了李清儿听到诏命时忍不住询问苏文的问题,没有胡须的脸上尽是忧虑之色。 “目前尚不清楚,我只听苏文说,陛下在下这道诏书前,曾收到了李季的羽檄。” 李清儿摇了摇头,现在她已经冷静了许多,也想通了更多的关节, “由此我怀疑,此事极有可能与太子有关,李季的羽檄中必定提到了与太子相关的事情,并因此触怒了陛下,才是的陛下如此警告李氏。” “可惜如今长兄正在荆州公干,否则问一问他,或许答案就更加明晰了。” 李清儿现在最想见的就是李广利。 她想让李广利把当初的告诫说清楚,彻底搞清楚太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此才可保证李氏今后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长兄?” 听到这话,李延年也立刻想起了李广利当初的告诫, “妹妹的意思是,这会发生的事,是李季在羽檄中写了置喙太子的话,陛下因此降下责罚?” “除了这个缘故,还有旁的事么?” 李清儿反问。 李延年回忆了一下自己最近的行为,确认没有任何可以引发如此后果的事。 而李清儿有此一问,自然也应该没有,李广利就更不可能有了,毕竟李广利现在根本不在长安,并且还被刘彻委以真正的重任,比他这个“协律都尉”更有实际作用。 所以…… “唉,这可如何是好?” 李延年怅然叹了一声,有些六神无主的问道。 “事到如今,恐怕唯有先亡羊补牢了……” 李清儿美目流转,沉吟着道, “二哥,我不便出入宫闱,大哥又不在,只有依靠你来做这件事了。” “你立刻修书一封,命人秘密送往辽东,尽快交到李季手中,教他务必低调行事,不可再在奏疏中置喙太子,但有奏报也必须只挑顺耳的说,夸赞太子,恭维太子,总之如何对太子有利就如何去写,万不可再有半句置喙之言。” “自打怀有身孕以来,我也有些日子未去谒拜皇后了。” “稍后我便命奶娘带上髆儿,亲自前去椒房殿谒拜,今后我们母子二人与皇后多多亲近,或许也能让陛下与太子看到李氏并未奉子而骄的姿态,至少不令事情变得更糟。” 李延年听罢总算略微有了主心骨,连连点头称是: “对对对,就这么办,我这边去办!” 望着李延年匆匆离去的背影。 李清儿目光中浮现出一丝疲态,暗自叹息: “二哥和小弟遇事没有主意,又容易受人影响利用,时常指望不上。” “大哥自两次随太子出行之后,倒是改变了许多,非但变得更加自信,也多了几分连我都及不上的远见……大哥的改变,也是因为太子么?” “今后李氏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又是福是祸,恐怕只能看大哥的了……” “来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