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盐铁官营也逐步进入了正规,盐铁的价格和质量都在向预定的目标推进,关于这方面的非议已经少了许多。 等到了一定程度,再让李广利和各地官府逐步成立的“下乡巡演团队”宣传一番,再揭露一下那些盐商铁商此前的那些恶行。 对盐铁的价格和质量最为敏感的百姓,立刻便会将这件事当做一件巨大功绩,哪里还轮的到那些贤良文学和盐商铁商宣扬什么“与民争利”,到时刘彻甚至都不用反驳,百姓就自发替他反驳了。 到了那个时候嘛…… 前些日子桑弘羊不是又提出了一个“榷酒酤”的设想么,有了盐铁官营的经验,百姓体会到了其中的益处,再配合“下乡巡演团队”宣传推行酿酒官营,百姓还不得双手欢迎,彻底淹没反对的声音? “钱!” “名!” “朕全都要!” “朕愚蠢的儿子呦,你应该永远都想不到,朕竟能从你那不经头脑的忤逆之言中,找到一条通天之途吧?” “不愧是朕!” …… 一个月后。 “桑农令,真是稀客啊。” 桑弘羊主动登门拜访,刘据在客堂接见了他。 有段时间没见,大概是因为盐铁官营的改革之事做的不错,再加上这回与赵过推行代田法也颇有成效,刘彻已经让桑弘羊正式接管了大司农,成了一把手大农令。 而此前刘据举荐的赵过,如今也成了大农丞。 “见过殿下,下官此次前来,是想就一些事情听一听殿下的见解,恳请殿下不吝赐教……” 不管刘彻如今如何看待刘据,桑弘羊却已经将刘据视作了良师益友。 且不说刘据交给他的算盘,极大的提升了大司农的核账效率。 桑弘羊更加看重的还是刘据提出的那些前无古人的新颖政策,没有人比他心里更清楚,如果没有刘据此前“指手画脚”,盐铁官营的改革之事根本就办不成。 哪怕将那些盐铁衙门中的贪官污吏全部杀净也是不行,相反还会让盐铁官营搁浅。 尽管……刘据全程都在做甩手掌柜,但有些事情就是由百之一二的智慧加上百之九十八九的辛劳,偏偏这百之一二的智慧才是最关键的。 “是我父皇又缺钱了吧?” 刘据一语直击本质。 桑弘羊一愣,苦笑着道: “倒也不是太缺,不过这半年来,陛下既要赈济灾民,又要推行代田法,加上春耕时节,还假以许多灾民种子,助其打制农具,国库损耗的确不小。” “陛下的意思是不能坐吃山空,着下官再想想开源节流的法子,确保国库充盈无忧。” “毕竟如今东北卫满朝鲜尚无定论,北边匈奴亦蠢蠢欲动,西域各国也不怎么安分,还有陛下心中始终记挂的封禅大典也需要有所冗余……总归使钱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国库越充盈,我大汉也就越有底气。”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