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时间越久,他便越是发现,他正在渐渐融入他们,适应自己的身份,适应这个世界…… “朕现在最好奇的,反倒是一旦朕重用了卫伉,卫青这个始终将其当做逆子的父亲,又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刘彻却忽然又笑出了一脸的恶趣味,自顾自的嘀咕起来。 …… 望着刘据离开宣室殿的背影。 刘彻的嘴角逐渐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甚至看起来竟还有些许的幼稚: “逆子,朕顺毛捋你,你又当如何应对?” “从你这方才的表现来看,必是已经感恩戴德,心怀愧疚,决定痛改前非了吧?” “呵呵呵呵,你斗不过朕的,朕已经摸准了你的软肋……” …… 刘据回到博望苑不久,刘彻便将卫伉召进了宫。 没过多久,又陆续将卫青、公孙贺、桑弘羊等人一同召进了宫。 这便是刘彻的内朝班子,由他一手提拔培养的官员组成,是大汉真正的决策中心,相当于后世一些朝代的内阁或军机处。 至于外朝,则是由丞相赵周领衔的政务机关,说白了就是刘彻的背锅侠和工具人团体。 “……” 如此待内朝众人一同了解过针对半岛局势与“战时指挥权”的方略之后,竟纷纷陷入了沉默,他们也在思考。 毕竟这么肮脏的方略,和“战时指挥权”的理念,对于他们来说也同样超前。 良久之后。 “微臣以为此策甚妙,献上此策的人配享太庙!” 率先说话的人是桑弘羊,他是纯粹的鹰派,是大一统思想的坚定支持者, “微臣合计了一番,可以断言此策只要推行下去,整个半岛便立刻成了陛下的囊中之物,如此兵不血刃、损耗甚少之良策,微臣心中只有叹服。” 卫青亦是沉吟着道: “微臣也认可此策,不过去办此事的人仍需仔细斟酌,援助辰国的兵器物资,也需有所限制,尤其是大汉的强弩弩车,就算援助过去,武库也必须由我方将领全权掌握,并且不可在辰国制造,避免辰国借机偷师。” “微臣附议……” 几人很快达成了共识。 同时众人心中也都在猜测是什么人制定了此策,不过刘彻没说,他们也没主动追问。 “既然如此,你们几人下去再商议一番,尽快制定出一套更加详尽的方略呈给朕看吧。” 刘彻微微颔首,转而又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看向卫青道, “近日年轻一辈人才辈出,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赵周的儿子赵过,个个都是栋梁之材,令朕目不暇接。” “这也算我大汉的祥瑞,预示我大汉后继有人,反倒是朕与卫青的儿子最不成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