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诚然,自刘彻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几乎伴随了天朝的整个封建王朝时代,是近两千年中唯一的显学。 而对于刘据来说。 董仲舒见是刘据,哪怕心里再不想搭理他,也还是起身施了一礼,苦着一张老脸无奈的做出回应。 毕竟能够成为太医署御医的这些方技家族,已经是天朝医家的领军代表。 “因此儒家在历史上屡遭迫害,却依旧能够延续至今,甚至发扬光大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强制性的独尊儒术。” 不过。 董仲舒感觉自己又被耍了,已经不想再理刘据。 甚至不只是董仲舒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董仲舒又陷入了只要出门就会被儒生泼脏水,扔菜叶子的境地。 “而在我看来,那才是儒家最辉煌的时刻。” “孔夫子一生教授弟子三千,提倡有教无类,自他之后,弟子遍布海内教授弟子,各行各业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有思想的人越来越多,产生的发明创造也越来越多,如此才促成了后来的百家争鸣之盛况,生产力也在那个时期产生了质的变化,各国日益强大。” “而在孔夫子之后,墨子弃儒从零创立墨家,成为与儒家并立的一大显学。” 所以刘据决定给董仲舒一些动力,免得他负担太重,拖垮了身体不说,还办砸了事情。 他觉得自己真是老了,糊涂了。 听着这番话,董仲舒怔怔的站在原地,有些浑浊的老眼复杂的望着刘据。 董仲舒的沉默已经给了刘据想要的答案,于是笑了笑继续说道: “看来董公心里也清楚,孔夫子一生只在鲁国短暂为官,始终未受重用,孟夫子一生游说诸侯,历齐、梁、宋、滕、鲁诸国,均未能见用。” 董仲舒最近成天躲在博望苑中,永远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举手投足之间都伴随着叹息,看起来又比之前苍老了许多。 在后世的许多人心中,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统统都被划入了封建糟粕行列。 却见刘据的面色又忽然正经起来,正色说道: “我认为孔夫子那时的儒家才是儒家该有的模样。” “唉……” 儒家便立刻受到了不少诟病。 “吴起弃儒从兵,可与孙武齐名。” “可如今董公却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甚至因董公此前的倡议,已经将整个儒家都带进了一条死胡同。” “你或许会背负一时骂名,但若能改变儒家自绝于天下的未来。” “便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说不定你也有机会成为儒圣。”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