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此刻。 他终于明白了,这次盛会之后,刘据必定封神! 不论是倡优层面,还是方士层面! 同时他也彻底明白了,那些方士口中所谓的神迹,不过都是骗人的障眼法,而在这方面,刘据说是他们的祖宗也不为过! …… 在刘据的带领下,这场“造神”计划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李广利作为主持,自是深度参与了其中。 此刻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一丝不苟的组织封闭式排练,同时也不断打磨着自己的台本,甚至乐在其中。 盛会开始之前,公孙卿也提前几日赶到了东莱郡城。 与他一同来到的,还有一些分布在齐地各地的有头有脸的方士,据公孙卿说,后面还会有人陆续赶到。 毕竟现在刘彻还没有开始频繁东巡求仙。 刘据的到来对于他们而言自然就成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借助这次机会像公孙卿一样得到皇室的赏识与重用,那今后的日子便与成仙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同时与公孙卿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个在刘据心里分量极重的人物 ——太史公司马迁! 毕竟刘据现在掌握的那些历史知识,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当然,对于现在司马迁而言。 那都是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 现在的他也才二十岁出头,还拥有一副完整的身躯,正处于奉父命游历天下、收集编史资料的阶段。 “司马迁见过殿下。” 司马迁见到刘据的时候,也是显得极为激动,就好像见了许久未见的友人, “殿下有所不知,此前殿下率领使团镇抚南越国时,在下便正好在路博德将军帐下,后来路博德将军命人进入南越国接应殿下,在下也主动请命前往,力求搞清殿下不但令南越国诚心内附,还能令南越国向我大汉奉上巨资的经过。” “可惜终归是差了一步,当在下抵达番禺时,殿下已经提前两日率众离去了。” “好在安国大夫与家父相熟,愿将殿下镇抚南越的始末说与在下,在下才不算白跑了一趟。” “殿下,请再受在下一拜!” “在下在外游历多年,收集了许多奇人轶事以供编史之用,却还从未见过似殿下这般亘古未有的奇人!” “尤其是殿下提出的‘一国两政’之方略,兵不血刃便令南疆诸国内附大汉,更是堪称功在千秋的奇策,在下甚至一时之间竟想不出应如何在史书中评价殿下,才能不教后人认为在下辱没了殿下!” “在那之后,在下一路北上游历,沿途采风。” “不想竟又在齐地巧遇殿下代天子候神至此,这可真是令在下喜出望外,如今又闻殿下不日便将召集齐地方士百姓共举盛会,赶上如此盛会,在下终于有机会亲眼一睹殿下风采,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另外……” “在下心中一直有一事始终不得其解,恳请殿下不吝赐教。” “在下此前在番禺的时候,曾听使团中有人提到一句与鸟有关的趣事,可究竟是什么趣事,却始终没问出来。” “可否殿下为在下解惑,这与鸟有关的趣事,可是使团中的暗语?”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