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着嬴成蟜的话语,一些朝臣甚至感觉有些不寒而栗。 嬴政、隗状等支持大一统的君臣则是呼吸急促。 吕不韦情不自禁的喃喃道:“分科举士!分科举士!” “本相本以为长安君谏分科举士是为缓解我大秦官吏缺额之困。” “而后本相知长安君谏分科举士是为剑指关东权贵豪强。” “然!今日本相方才知,长安君谏分科举士之际便已是在为大一统铺路!” “且长安君所欲的大一统不只是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更还欲思同想!” “愿遵从我大秦思想者可得高官厚禄,不愿信服我大秦思想者只能沦为庶民。” “彩!大彩!” 思想是一个人最坚固的铠甲,但思想却也是一个人最柔软的软肋。 即便故齐之民厌恶大秦的思想和律法又如何? 对于官吏之位的渴望自然会让他们忍着厌恶去好好学习。 在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学习后,他的思想果真不会被大秦的思想所扭转吗? 分科举士会对他们做出评判。 不被扭转的人,不配为大秦官吏! 而得不到权力的他们用不了数代人便会沦为无权无势的庶民,于大秦而言无足痛痒! 隗状也面色略显潮红的开口:“相较于由朝廷律法强迫的书同文、行同伦,长安君此谏方才是大一统之正道也!” “此举不止适用于故齐地,更适用于天下人!” “分科举士之卷,本就只有一种文字!” “不愿行同文者,自无能为我大秦官吏!” 关东很多读书人读了不知多少年、交了不知多少钱才终于学会了一种文字,一跃而为读书人。 若是大秦以律法强行推行书同文,一夜之间他们就会重新变成半文盲,多年辛苦付诸东流,关东读书人们焉能不怒! 但若是朝廷只以分科举士的官位进行诱惑,而不曾下达强制性律法,关东读书人又能说些什么? 不接受秦篆?那你不参加分科举士,不来大秦做官吏便是,没人逼着你做官吏啊! 在这种情况下关东读书人若是依旧激烈反抗,那就只能说明他们既想来大秦做官吃大秦的饭,又不想守大秦的规矩要砸大秦的锅! 莫说是大秦了,便是天下人也看不上此等行举,自会为大秦声讨之! 而当大势成型、大部分关东读书人都已自发的学会了秦篆,行同文不再影响大部分关东读书人的切身利益,朝廷再以一道政令要求行同文,彼时这道政令所受到的阻滞必定会小上太多! 嬴成蟜轻笑道:“不止如此。” 隗状惊声而呼:“这还不止?!” 嬴成蟜颔首道:“昔故齐之民仗剑行走、好邀声明,其重要目的便在于为博权贵目光,进而被权贵纳入门下、引入衙署。” “若我大秦断绝举荐之路,而仅以分科举士拔擢故齐地之官吏,则故齐之民便是博了大好名声又如何?无用也!” “自会有越来越多的故齐之民少出家门、少逞义气,而是自发的留在家中发奋学习!” “如此,动乱自少也。” 在嬴成蟜看来,大多数的民风民俗都能找到一个根本:趋利避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