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策,确实是弟欠考虑了。” 嬴政没有理会嬴成蟜的辩解,无奈又带着几分宠溺的看着嬴成蟜道:“王弟仍不欲与乃兄坦言乎?” “你我兄弟自幼便在为大秦之宏图百般思量,王弟亦屡为乃兄建言献策。” “然!” “纵观王弟所献之策,皆是以秦王政四十年前后为界。” “于此界之前,王弟锐意进取,不吝动乱。” “王弟所谏诸策甚险,王弟所造诸物皆会撼我大秦社稷,王弟却毫不心忧天下会因此而乱,甚至可谓是急迫的将诸多激进之策于此界之前尝试。” “于此界之后,王弟迷茫求稳,避免变动。” “文信侯所谏先修内政再行统一之策,诸博士所谏孝治之策等需要漫长时间方才能竟功之良策,王弟要么极力反驳,要么轻视之。” “七年前,乃兄以为这只是因王弟以为数十年太久,以王弟的年岁尚不足以考虑那么遥远的未来。” “然,岁月更迭,乃兄与王弟年岁皆长,王弟心中的那道坎却依旧横于秦王政四十年!” “乃兄又怎能不好生思虑,王弟心里的那道坎究竟是什么?” 倘若嬴成蟜并非嬴政的弟弟,嬴成蟜这些话语、谏言并不足以让嬴政多想,嬴政也懒得耗费大量心力去揣度一个外人的想法。 但偏偏,嬴成蟜了解嬴政,一如嬴政了解嬴成蟜。 嬴成蟜的性格、心性、想法、小动作都被嬴政所熟知,嬴政更是格外关注嬴成蟜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 一句句嬴成蟜自己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话语、一条条单拎出来完全没有疑点的谏言都被嬴政牢牢记在心中,进而串联、剥解为嬴成蟜掩藏的真相! 嬴成蟜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大兄,你……” 嬴政眼含追忆之色,颇显自嘲的说:“起初,乃兄以为王弟心忧乃兄年过五旬后会性情大变、昏聩暴虐、怯懦无胆。” “亦或是心忧彼时你我皆已膝下子嗣丰茂,恐会因子嗣而生出嫌隙。” “甚至曾忧王弟是否是因屡屡号令地龙而折了寿数,难以熬过那一道坎。” “可今日,乃兄明白了。” “乃兄提及父王寿数之际,王弟不为所动、眼含不耐,乃兄提及祖父寿数时,王弟却转开了话题引曾祖之寿宽慰乃兄。” “如此,乃兄便知乃兄之寿远胜父王,但逊于祖父,更远逊于曾祖。” “秦王政四十年,乃兄正巧五十有三,略逊祖父寿数一载。” 嬴政看向嬴成蟜,平静的说:“王弟心中横于秦王政四十年的那道坎不是王弟的,亦不是大秦的。” “而是乃兄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