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今沙场不存,三国已化干戈为玉帛,沙场之事就此结束。” “本将以为,沙场之上的恩怨亦当就此结束。” “今日帐中再无敌军,亦无职位,仅有老友。” “本公子敬诸位老友!” 听着这话,代军众将心情都有些复杂。 昔秦、代、燕三国对峙于逎,嬴成蟜便诚邀代军诸将在秦军帐中日日宴饮。 都是豪爽仗义、才华横溢的大将,共同话题极多。 且彼时的代、燕两国加起来也不够秦国打的,李牧也绝不踏足秦军军营一步,令得代军将领都颇为放松,畅饮畅聊间好不痛快。 不少两国将领都在那段时间成为好友,即便回国之后也保持着书信往来。 但在此战,两国将领却又不得不刀兵相向,亲手砍死自己的老友! 身在沙场时,所有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因为战争向来如此残酷。 但当战争结束,不少将领却倍感唏嘘。 秦、代两军众将再度举爵,真诚的高呼:“敬诸位老友!” 唯有李弘再次讪讪的放下酒爵,由着李泊代他多饮一爵。 嬴成蟜放下酒爵,温声笑道:“既然都是老友,本公子便不多招待了。” “诸位且吃且聊!” 帐中气氛变得愈发轻松,李鲜也终于耐不住对李泊的思念,主动发问:“大兄,许久不见左车了,左车近来如何?” 提起这个次子,李泊不自觉的嘴角含笑道:“左车已入大秦军校为弟子,为大秦军校四期生。” “此番左车亦随军出征!” “只是左车终究年幼,且身无爵位只能为小卒。” “承蒙主帅看重,点左车为亲兵,于主帅身周护卫。” “酒宴过后,乃兄便唤左车来见。” 李鲜闻言大感艳羡:“弟早就说左车那孩子机灵,日后定有作为!” “未曾想,左车竟是能入大秦军校,且此战便已能随军出征!” “羡煞弟矣!” 李泊主动招揽道:“弟若是有意,亦可将子嗣送来大秦,甚至是亲入大秦。” “如此,你我兄弟便能日日相见矣!” 李弘闻言,大为心动。 李鲜却摇了摇头道:“大兄已入秦,弟当代兄侍奉于阿翁身侧。” 李泊很想说,那就劝阿翁一起投秦呀! 但李鲜却已避开了这个敏感的话题,看向李信笑问:“瑶叔父近岁可安好?” 李信颔首道:“家父安好,身体康健,仍在为我大秦守卫狄道。” “听闻乃兄此战与牧叔父对垒,家父特令乃兄向牧叔父问好。” “只可惜,至今仍无机会与牧叔父当面相见。” 即便苏角没有刻意关照,帐中也有李泊、李信等多名直系亲眷回护着李弘、李鲜两兄弟。 这还是嬴成蟜没有特意布置的情况。 若是嬴成蟜早早将李瑶、李超(李信之子)等人也都拉过来,单单没出五服的实在亲戚就能给李弘、李鲜凑出个五百人队来! 所以气氛活跃起来后,李弘、李鲜很快便在秦军帐中混的如鱼得水。 而在李弘、李鲜两人的带动下,马服兑等代军将领也很快就不再拘束。 “嘿!若非本将手下留情,汝这脑袋现在可就在本将腰间挂着呢,汝理应多饮一爵!” “汝手下留情?分明是本将跑的快!哈哈哈~兄已生脾肉,当勤加演练矣!饮胜!” “本将于西板峪斩的是马服兄之弟?嘶~难怪那名小将那般勇武,当以此爵敬之!” 随着一坛又一坛酒水下肚,帐中气氛越发活跃热络。 嬴成蟜也声音温和的说:“本公子早就对代武安君神往已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