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毛遂摇头道:“据武安君前番军报所言,武安君仍未攻破令支塞,且短时间内无法攻破令支塞!” 代王嘉再问:“可曾探得秦长安君动向?” 毛遂依旧摇头:“至今为止,我军仍未探得秦长安君动向!” 代王嘉不由得陷入深深的犹豫挣扎之中。 终于,代王嘉心一横,断声道:“再坚持三日!” 毛遂苦声劝谏道:“大王!着实不能再等了!” “近五十万秦军正在从四面八方而来,且大半秦军都是征战已久的精兵老兵。” “倘若秦军果真完成对我军的包围,我军必败无疑啊!” 区区六万余代军,其中还有两万是十二至十四岁的娃娃兵,怎么和近五十万秦军相抗? 拿头打吗! 代王嘉沉声道:“寡人自知我军无能战秦军而胜之。” “寡人亦无与秦决死之心!” “然!寡人需要为武安君争取更多的时间、助武安君攻破令支塞,为我大代夺取繁衍生息之地!” “爱卿大可放心,寡人自有计较。” “三日之后,寡人拔营就走,绝不拖沓!” 毛遂劝谏的声音愈发真挚诚恳:“大王啊!” “秦副将贲麾下多有久随秦长安君出征之将士,颇善奔袭。” “莫要看秦副将贲所部前军距离我军仍有五十余里便心生大意。” “秦副将贲定是在沿途恢复士卒体力,同时等待其余各部秦军动向,以便于随时应对大战,故而未令全军急行,否则秦副将贲定然早已抵达鸿上塞!” “若是秦副将贲发觉我军不过仅只六万兵马,而后发精兵急行闪击,至多两日便可突袭我军。” “大王切莫忘却齐何以亡也!” 代王嘉宽声道:“爱卿大可放心,齐新亡,寡人焉能忘齐何以亡?” “寡人多承受些许危险,便可为武安君多争取些许时间。” “于国而言,利大于弊!” “寡人心意已决,爱卿无须多劝!” 代王嘉怎会轻视秦军? 代王嘉要的就是秦军堪堪咬住代军尾巴的效果! 如此一来,代王嘉就能借秦军的剑,除去那些只知李牧却不知代王嘉的代军老将!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代王嘉怀疑李牧的忠诚。 而只是因为李牧的声威、权柄着实太重,李牧的旧部老臣着实太多,此次地龙翻身吞噬了诸多心向代王嘉的故赵老臣,李牧大破燕军又导致李牧此战功劳太盛,以至于代王嘉的声量愈小,代王嘉为求自保,不得不做一些制衡。 毛遂不知代王嘉的心思,更无法理解代王嘉此举深意,依旧苦口婆心的劝谏。 但就在毛遂劝谏再三之际,一屯传令兵翻山越岭而来,嘶声高呼:“武安君所部军情急报!!!” 代王嘉、毛遂、陆高等一众代国君臣齐齐转头看向传令兵的方向,代王嘉当即喝令:“传!” 传令兵们长驱直入代王嘉身侧,屯长虚弱的拱手道:“请大王恕末将双腿糜烂,无能下马见礼。” “武安君军报在此,拜请大王览之!” 代王嘉心中焦急无比,等不及宦官动作,亲自上前从传令兵手中取来军报,略略查验封泥印信后便取出了军报。 双手一抖,振开竹简,苍劲有力的文字便撞入代王嘉的眼帘。 代王嘉瞳孔猛然一缩,失声低呼:“秦长安君所部竟已至蓟城!” 毛遂、陆高等一众臣子也尽数愕然,不敢置信的说:“秦长安君所部焉能如此之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