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不让写正史?那我们可就写野史了哦!本将所求,天下和平!-《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3/3)页

    足足十三个时辰,二人畅饮畅聊不曾停歇,这才导致离开军帐时的栗恪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憔悴模样。

    卦夫沉吟片刻后,认真的说:“由此可见,非是燕国无贤才,而是燕王无慧眼,更无能助贤才展露其才!”

    嬴成蟜慨然颔首道:“偌大燕国,怎能无贤才?”

    “慷慨悲歌之地,岂能无义士?”

    “只是燕王已失民心,方才使燕国备显凋敝矣!”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句话没有半点毛病,但也只能用来说金子。

    因为真金的生命无上限,可以静静等待发光那天的来临,但人的寿命是有上限的。

    不知多少人才直到寿元耗尽,也等不到他发光发热的那一天!

    可这是人才的错吗?

    这是制度、官吏和君王的错!

    嬴成蟜心头惜才之情愈浓,吩咐道:“此汤味甚美,八夫,汝亲持一壶赠与栗相。”

    “再留家兵五人照料栗相,待到明日日初,必当唤醒栗相,劝说栗相尽快回返燕王身侧。”

    “此次功劳,必当由栗相牢牢抓在手中!”

    八夫当即拱手领命,卦夫也闻弦音知雅意,自侧边取来了嬴成蟜的甲胄。

    由着家兵们披挂着甲,嬴成蟜阔步走出军帐。

    栗恪早已被他自己的家兵抬回营帐休息,但燕国使臣团们依旧眼巴巴的等在帐外。

    迎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嬴成蟜自卦夫手中接过长戟,沉声开口:“本将平生所愿,便是天下和平、战乱不存、生民富足!”

    “然!”

    “代国先裹挟燕、齐二国攻我大秦,又不顾代地万民哭嚎之声,不理内政、不赈天灾,于齐王请降、燕王求和之际裹挟数十万不堪战乱之苦的青壮悍然向向往和平的燕国发动突袭。”

    “代王残暴不仁、好战求战之举,致使百余万黎庶饱受战乱之苦,家破人亡!”

    “本将不忍视之!不忍闻之!不能纵之!”

    “传本将令!”

    “明日平旦(3:00)造饭。”

    “日出(5:00)拔营。”

    “全军北上,止战求和!”

    求和,可以是割让疆域、赠与粮草布匹为代价去求。

    也可以是打到敌国跪在地上求!

    嬴成蟜一令即下,三军将士齐呼:

    “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