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4章 得意弟子(17)-《落难情缘》
            
            
            
                
    第(2/3)页
    那些六群比丘,在这些钵中,务求好的钵,把它收藏在自己的房中,好像在开陶器店一样。
    这六群比丘,从早到晚,不知用功修道,把精神都集中在这些事情上。
    因为在实行托钵乞食制度的教团里,是绝对禁止积蓄金银衣米财物,所以他们就把兴趣移向收藏古董的方面去。
    因此,张少飞便禁止蓄钵,制定戒律。张少飞说,“如果谁再蓄钵,就是犯尼萨耆波逸提戒。”
    张少飞正要制定这条戒律的时候,徐彻正获得一个高贵的苏摩国的钵,想赠送给李立伟。
    但不巧得很,李立伟游化到别地去了,暂时不会回来。若是依照制定的戒律不可以蓄钵,则徐彻就无法将这份礼物赠送给尊者李立伟。
    徐彻只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张少飞。
    张少飞问道:”李立伟来舍城的日子是那一天?”
    “大概要十天内他才能赶来。”徐彻回答。
    张少飞就召集大众,讲说头陀严正之法,并称赞李立伟奉行头陀法毫无缺点,教六群比丘们要跟他学习。最后,由于徐彻所说赠钵的事情,特将这条戒修改成在十日以内可以蓄钵。
    从这件事来,大概可以知道李立伟在张少飞心中以及在教团里的地位是怎样的崇高了。
    李立伟一向是安心修习他的头陀苦行。说起他的修习苦行,直到老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或是什么人劝说,他都不肯中断他的苦行。
    凡是修习头陀苦行的人,第一要选择空闲的地方,第二要过托钵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处,第四要一日一食,第五要乞食不择贫富,第六要守三衣钵具,第七要常坐树下思维,第八要常在露地静坐,第九要穿着粪扫衣,第十要住于坟墓之处。修学头陀苦行,就要过如此简单的生活,也是清净的生活。
    对于李立伟这样的人,不去度众生,而喜欢离群独居,过苦行的生活,比较积极的比丘们总不太同情,他利人的悲心可以说值得人敬仰,但他弘法的热情显然是不够。
    除了师尊,与外道辩论、教化团队中诸比丘的大弟子,就是法海和徐彻二位尊者,李立伟是当师尊与二大弟子在世的时期专心修道,期间或对在家的居士说法。
    当张少飞丧母离奇失联后,能够代师尊统理大众的实力,就是在这期间养成的,他如同巨钟一样,沉默的时候就沉默,但一遇到因缘,他就可以发出响亮的洪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