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7章 无一不是相(13)-《落难情缘》


    第(2/3)页

    观音法门是听的范围。

    《维摩诘经》告诉我们,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

    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

    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原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

    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真正佛法不求,假使在见闻觉知上去修佛法,那是凡夫境界,非求法也。

    凡夫都在见闻觉知中转,各位现在号称听经,我冒充讲经,都在见闻觉知境界中。

    修行还在这上面转,就走冤枉路了。放下,就在这个地方放下,放下了,不以见闻觉知为是,也不须要放下见闻觉知,不以见闻觉知为非。现在结论来了。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开头寂灭,最后无为。

    是不是很有层次?这就是以经注经的办法,你不要考老师了,就把本经读熟就好了。

    释迦牟尼佛就在你的前面,他就告诉你了,为什么不去求呢?

    这里的结论是无为法,以有所求心,求无为无所得之果,是颠倒众生。

    一切修行都是在有为当中求,是求有为法,非求法也,不是真正学佛。

    我们形容维摩居士说法,如银瓶泻水,哗啦啦就倒出来,停都停不了。

    他说法的气概像庄子的文章,不知道哪里来,只可借用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最后吩咐舍利弗这一句,同《金刚经》一模一样。

    真做到一无所求,就是如来大定境界,像我家乡那位和尚,他睡三年就是在定中,醒来只觉得是弹指间事,因为他完全静止了,无所求了。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什么叫法眼净?

    《金刚经》提到五种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如果有人脸上长了五只眼,你看了非把他当怪物不可,不会认他作菩萨。

    但是天人境界不一定啊!其他星球上众生,不一定长得像我们这样的,密宗画的佛像有那么多只手,像蜘蛛似的。

    天人看我们可能觉得我们臭美,难看的要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