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执行不能(三)-《执行者说》
第(3/3)页
王爱香听了,不由得对苗建春少了份怨气,多了份同情:“那他以后的日子可真是不好过了。”
陈默雷叹了一声,说:“谁说不是呢。我已经跟苗建春说过了,就算肇事方赔偿不了,我还是建议他到法院起诉,到时候我会帮他向院里申请减免诉讼费,等出了判决结果,再按照程序帮他申请司法救助金。遇到这种事,他也怪可怜的,我们能帮他一点,就帮一点吧。”
沉默了片刻,陈默雷又说:“对了,还有你的事呢。我知道,每到冬天,你们那儿的花棚都要烧锅炉才能保证棚里的温度,一个花棚一年就要烧掉四五吨煤,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呀。”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王爱香:“这是亚龙铸造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向杰的电话。这个亚龙公司每年都会从外地购进大量煤炭,我已经跟这家公司的老总打过招呼了,以后你可以按煤炭产地的进价从他那里买炭,只需要支付一点点运费就可以。我大体算了算,这么下来,你家的花棚每年能节省一千多块钱,虽然不多,但总比你自己买要便宜。以后每年你需要买炭的时候,直接打这个电话就行,他会给你安排的。”
王爱香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她双手接过纸条,更咽着说:“陈局长,您真是个大好人!我那么对您,您还帮我,您让我说什么好呀。”她仰起头收了收眼里的泪花,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声,说:“陈局长,算了,苗建春欠我的那15万块钱,要回不来就要不回来吧,这大概是我命里该有这一劫吧,我认了。您放心,以后我不会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临走之前,陈默雷要王爱香把带来的那箱牛奶捎回去,王爱香说什么也不干,陈默雷拗不过她,但也不想坏了规矩,便把梁忠信带来的果篮给了她,让她带回去吃。可没想到王爱香答应得好好的,结果出了病房,把果篮放在门口就跑了。
赵维山早上来的时候,一进门就注意到李济舟拿来的那箱牛奶不见了,本来他还以为是陈默雷让妻子带回家了,听了陈默雷刚才的话,这才知道是陈默雷拿去探望苗建春了。可王爱香留下的这箱牛奶该怎么处理呢?他问陈默雷是不是应该上交纪检组。
陈默雷白了赵维山一眼,说,上交个屁呀,交给贺清书处理吧,他愿意退回去就退回去,退不回去就让他自己留着喝,就当是他小姨送给他的,以后他再孝敬回去就是了。
赵维山嘿嘿一笑,说这办法好,就这么办。
平静下来以后,陈默雷在心里反复琢磨一个问题:王爱香与苗建春的案子不是个例,像这种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的案件还有不少,严格来说,这类案件不是执行难的案件,而是执行不能的案件。是不是可以借着王爱香与苗建春这个案子搞一次执行不能的宣传和解读,这样,或许老百姓就不会对执行工作有那么多不理解了。可是,另一方面他又心存顾虑:本来,社会上就对执行难有很大意见,对法院执行工作也有很多不满,再加上申请执行人很容易带着情绪看问题,所以,如果开展执行不能的宣传和解读,难免会被说成是,法院在为自己的无能和懒惰找理由、找借口。
搞还是不搞呢?陈默雷一直拿不定主意,出院之后,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秦怀远。秦怀远想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说先放放再说,看看上级法院是什么态度。不过,他建议执行局多开展一些见证执行活动,今后执行案件的时候,尽可能地邀请申请执行人、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跟随执行,让他们亲眼目睹执行干警的付出和汗水,那样的话,对执行工作应该就不会有那么多误解和怨言了。
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