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真假太子(泪求月票)-《铁血大明》


    第(2/3)页

    正如周镳所预料的那样,刘泽清他们眼里只有利益,对马士英根本谈不上忠诚,东林复社中人派去地人口才极佳,把福王的七大劣迹添油加醋说得跟评书一样精彩,刘泽清、高杰、刘良佐三位武夫听得勃然大怒,连连声称若是让这样的人当了皇帝,这大明的江山还能有什么指望?

    再加上东林复社暗中许诺,一旦潞王登基称帝,江北三镇就有定策之功,将来封侯封王也并非没有可能,武将图的是什么?不是封王封侯封妻荫子吗?刘泽清、高杰和刘良佐毫不犹豫地背后捅了马士英一刀。

    形势由此急转直下,马士英很快就转变了态度。

    马士英不转变态度也不行了,刘泽清、高杰、刘良佐三镇总兵已经绕过了他这个凤阳总督直接向南京官场施压了,而且他们手中的砝码是沉甸甸的二十万大军!马士英要是再不转变立场,到时候东林复社自然有肉吃,他就连汤都喝不上了。

    南京兵部衙门,史可法再次召集南京六品以上官员,商议拥立新君事宜。

    史可法环顾大厅,朗声道:“诸位,拥立新君一事不能再拖了,是时候做决断了,本官以为潞王贤明。可为明主。”

    史可法当众表态,这还是第一次,作为残明第一高官,他的话还是挺有分量的。

    话音方落,以吕大器为地东林复社党人纷纷表示赞同,史可法又问马士英道:“马大人,你的意思呢?”

    马士英无奈道:“本官也以为潞王可立。”

    孙传庭霎时皱紧了眉头。马士英的态度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史可法又问孙传庭道:“孙大人地意思呢?”

    孙传庭坚持道:“本官以为福王乃是万历帝的嫡孙,而潞王却不过是万历帝的堂侄。论血统亲疏,当立福王。”

    周镳反驳道:“若逢太平盛世,立福王亦无可厚非,然而现在正逢乱世,非英明之主不足以中兴大明,因此。新君理应立贤。”

    孙传庭反唇相饥道:“七不可立一案并无定论,周大人焉知福王非英明之主?”

    可法叹了口气,对孙传庭说道,“孙大人,福王是否犯有七不可立。现在的确还未有定论,但是今天若不能拥立潞王,只怕大明朝的江南半壁江山立刻就要遭受刀兵之灾了。”

    孙传庭勃然色变道:“史大人此话何意?”

    史可法从衣袖里取出一封书信,说道:“孙大人有所不知,淮安总兵刘泽清,扬州总兵高杰和凤阳总兵刘良佐已经联名来急信,坚称乱世当立贤主,非潞王不足以中兴大明,我们若不拥立潞王。他们就要兵南下!”

    “兵南下?”史可法话音方落,一把激昂地声音忽然在大厅外响起,“好一个兵南下!这是武力威胁还是兵谏?或说刘泽清、高杰、刘良佐他们想造反吗?莫非他们以为燕子矶大营地十万大军是泥捏纸糊地吗?”

    大厅中地所有官员霍然色变,纷纷转头向大门外望去,人影一闪,风尘仆仆地王朴已经昂然直入!

    紧赶慢赶,改走6路的王朴终于在六天之内赶到了南京!

    “王大人!?”周镳闪身出列,厉声喝道,“燕子矶大营的十万新军固然厉害。可那不是用来和江北三镇精兵火并的。本官向你郑重声明,那十万新军是朝廷的军队。是大明的军队,不是你王朴个人地军队,它们是用来抗击流贼的,不是用来自相残杀的!”

    王朴眸子里霎时闪过一丝厉色,沉声道:“这位大人面生得紧呢,却不知现居何职?”

    周镳甩了甩衣袖,傲然道:“本官新晋礼部主事周镳!”

    “周镳?”王朴冷然道,“周仲驭?”

    周镳道:“正是本官。”

    王朴道:“收问周大人,礼部主事是几品?”

    周镳道:“正六品。”

    王朴的声音突然变得严厉,喝道:“驸马都尉呢?”

    周镳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之色,道:“品。”

    王朴厉声喝道:“一个个小小的六品主事,也敢在议事大厅上公然咆哮品地驸马都尉,你也是个读过圣贤书的读书人,你的伦常纲序呢,你的礼仪廉耻呢?”

    周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被王朴抢白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钱谦益赶紧出来打圆场道:“周大人也是一时心急,驸马爷请别和他一般见识?”

    史可法让人给王朴设了座,接着说道:“刚才周大人虽然言语鲁莽,可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江北三镇和燕子矶大营的新军都是大明朝的军队,理应共抗外敌,切不可自相残杀,所以本官觉得江北三镇总兵的意见不能不考虑……”

    “不必考虑了。”没等史可法说完,王朴就冷然道,“太子尚在,福王、潞王根本就没有继位地资格!”

    “啊?”

    “啥,太子尚在?”

    “不能吧,太子不是早就死在流贼手里了吗?”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

    王朴话音方落,大厅里霎时就炸了锅,有高兴的。有激动得痛哭流涕的,也有神色阴沉满脸不信的,连兵部尚书史可法也失去了一向的冷静,激动地站起身来,问王朴道:“王大人,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王朴回头把手一招,朗声喝道。“有请太子!”

    厅中大小官员地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门外,脚步声响起。两道身影缓步进了大厅,当先一人虽然身穿土布衣衫,却神情自如,在众多南京官员地注视之下毫不局促,举止间透出一股从容淡定。

    史可法神情激动,正要纳头下拜时。礼部主事周镳突然大叫起来:“且慢!”

    众人地目光又齐刷刷地落在了周镳脸上。

    王朴冷然道:“周镳,你又有何话讲?”

    周镳伸手一指太子,厉声道:“说此人便是太子,只是你的一面之辞,有何凭据?”

    “凭据?”王朴大笑道。“在座诸位尽可以询问太子宫中之事,看看是否有假?”

    当下就有东林复社地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询问太子宫中之事,太子对答如流毫无差错,至此,厅中的所有官员再无怀疑,此人要不是太子,怎可能知道这么多宫中的事情?连先帝每天地膳食银子是多少,又是哪天削减到一半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孙传庭道:“周大人,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有。”周镳以衣袖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沉声道,“知道宫里地事情不足为奇,只要事先探知宫里的巨细事情,再把这些事情告诉此人便可!因此,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为信,除非有认识太子的人当面指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