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据她前世的经验,一个县城有两到三家大型综超就到了顶点,因为县城人流少,消费能力有限,往往是开了一家新的超市就倒了另一家旧的超市,总的消费额其实没有变化。 大兴县后来最大的一家新兴超市,就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崛起,仗着早期扎根的基础,牢牢雄崛了大兴县超市业的龙头老大地位。 这些经验让赵菲明白,此时若能占准先机,财源滚滚不是空中楼阁般的梦想。 “可是投入的资金太大,二姨我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啊?你两个表哥都在上学,如果大学上不成,回头马上就要娶老婆了,这些都是钱大的事情,手里攒的一点钱投出去要是落空了,我就成罪人了。” 刘桂玉不知不觉,也被赵菲描述的钱景吸引住了,可是家庭妇女的局限性,还是让她又把思想退缩回了原来的起点。 赵菲慢慢明白了,这就是创业者之所以不多的原因。普通人,吃喝用度,总是习惯性地从自已现在的收入来考量,他们不是没有创业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往往在刚萌芽的时候就被自已可能失败的前景吓败了。 赵菲知道这急不得,只能等二姨自已想通了,反正现在还早呢,她记得大兴县城第一家新兴超市是92年才出现的。 这个时候,新兴超市的老板刘新兴还在做自行车伕,后来他攒钱买了摩托车,又做了摩托车工。 有了摩托车,刘新兴的活动半径加大了,于是做起了给果贩当中介的生意,慢慢攒下些钱,开起了小超市,一下子就火爆全城。 借着这个东风,刘新兴把超市规模扩大成三层楼几千平方米的大型综超,成为全县群众休闲购物的最佳去处。 赵菲重生前的年代,电视台经常采访刘新兴,所以全县群众对刘新兴的发家经历几乎耳熟能详,赵菲也不例外。 按时间推断,现在的刘新兴还在做自行车伕,为了攒买第一辆摩托车的钱而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谁也不会想到,刘新兴未来成了出入有豪车、左拥右抱有美女的土豪。 “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黄文江今天帮妻弟办妥了一件大事,觉得自已有权力享受一下老婆的吹捧,所以笑嘻嘻地坐下来和大家聊天。 “说办超市的事呢,阿菲说咱家这里适合改造成超市,可是我觉得投入的资金太大了,受不了。” “哦?超市?省城才有这东西呢,我上次去省里出差,那家华联超市可热闹了,里面人来人往,穿流不息,简直就象是车站一样。” 黄文江并没有取笑赵菲的这个想法,相反,由于经常到大城市各地出差,黄文江还是有些见识的,听到这个主意,他猛然也觉得不错。 “要不,咱们试着办一家?规模小一些的?” 刘桂玉见丈夫没有反对,便开口道。被赵菲一番描述后,她本来就心动了,现在又被黄文江赞许,她顿时觉得这也是一个生财的好办法。 “可以啊,先把一楼打通了。超市什么样子,我见过。要不,等国庆节我带到你省城去考察一下,你心里就有数了。” 黄文江还好是靠着家里早前盖的四层小楼,自已不愁没地方住,不然以他现在在工商局普通科员的工资,如果不加上老婆开店赚一些,生活质量肯定不高。 正因为是在工商局工作,所以他对商业零售这块比一般人也了解得更多,赵菲的提议立即激起了他的兴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