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民生无奈,面对这样的妻子,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还好,事情的残局总算有人帮她收拾,孩子们有这样的母亲,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可以锻炼他们的处事能力;不幸的是这个母亲不光不能给他们做榜样,还要处处让他们来帮着收拾残局。 “爸,祸兮福之所伏也,妈说的也没错,我在想经过这一次正好检验了一下茶叶蛋的销售市场,如果妈有空的话,其实不要去茶厂上班了,那里一个月累死累活,最多赚个七八十块钱。 如果去卖茶叶蛋的话,一天没准就有三、四十块钱可以赚。” 赵菲对父亲笑吟吟地道。 “不可能吧?利润这么高?销量有这么大?” 赵民生难以置信,一时有些发懵了。 “一会等弟弟回来报告情况你就知道了。” 赵兰做好新一批的茶叶蛋,便带着去替换赵国智回家吃中饭。中饭餐桌上的一道菜,就是茶叶蛋,赵民生吃过之后,也觉得妙不可言。心里对这个配方能卖这么多钱,倒是有了认可。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赵国智一脸兴冲冲地回家了,刚到家,他也不说话,只是起劲地掏着身上背的背包,接着,一大捧绿绿的纸币就出现在赵家的餐桌上。 这顿时再次引发了刘桂珍的惊喜的叫声: “这有多少钱啊?” “没具体数过,大约一百多块吧!” 赵国智自豪地道。这些钱都是经他手卖出去的茶叶蛋赚来的,难怪他自豪。 “一上午就赚了这么多钱?一百多块?” 赵民生也难以置信。 “爸,还要扣去成本,大约得扣去三分之一的成本吧。” 只有赵菲最淡定了,也是,如果有人曾经一下子赚了十万块,看这一百块还真的是毛毛雨了。 “这也很多了好不好?你妈我一天工地累死累活才一个月才多少钱?砸豆饼才三块钱一天,还是最高的工价了,但那也不是人干的。这卖茶叶蛋能赚一天上百块钱,行,我不去茶厂拣茶了,我去卖茶叶蛋。” 刘桂珍简直要揭竿而起了,一天近百元的收入,一个月不得有几千元啊? 其实,只要敢放下架子去做生意,这个年代赚钱真的是太容易了。在赵菲看来,简直是遍地黄金流淌。她记得,这个年代最来钱的一是做倒爷,倒卖各种大宗商品的交易凭证,倒卖水果、粮食差价,甚至发展到国际倒爷,有人去老毛子国把战斗机都倒回来了。 当然,这种倒爷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对他们这样普通的老百姓家庭来说,可以来钱的方式也不少。做小贩就是其中一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