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眼看着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光就要县试,他们竟然将贤和书院的注解给拿了出来抄录。 谢洋心思微动。 上了一日课,散课的时候,谢洋跟着几位城里的同窗走到了一起,这几人的家都住在城里,虽然住贫困的城西边,但也比金海这样走读的不知道好了多少。 谢洋状作无意的开口,“上次秦哥说贤和书院有个规矩,里头的学生不得将贤和书院的注解拿出来交给别的书院或私塾借鉴,可有此事?” 那位叫秦哥的立即接了话,“那是当然,这里头指不定有周夫子的一些猜题,一但学了,以后县试院试的竞争就更激烈,就算贤和书院的周夫子愿意,想必费了重金去贤和书院读书的那些权贵子弟也是不愿意的。” 那倒是,有本事可以去贤和书院读书,但是想要学周夫子的注解,不是学院里的学生是不准看的。 谢洋一听,心头一喜,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我们玉兰村,除了我读书外,你们也是知道的,还有金海在读书,除此外,其实我们玉兰村还有一对兄妹在贤和书院里读书,正好金海与他们交好,听说马上要县试,那对兄妹为了金海在吴夫子表现好,将贤和书院的注解私下里拿了出来。” 谢洋连忙看向几人,说道:“你们千万别说出去,咱们今年的私塾里,一定多出来几位童生来。” 叫秦哥的几人脸色大变,他们当中有人今年参加县试,有人今年不能参加,都是由吴夫子考核决定的。 没有参加的心头存着事,这会儿听了不免有些嫉妒,而能去参加县试的人却忍不住再三问谢洋,见真有这种事,心头却是大喜,那在临考前将贤和书院的注解全部记下,想必童生试不成问题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