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六章 三桩诡事-《幽冥通宝》
            
            
            
                
    第(2/3)页
    不是说皇帝不能指示狱卒,而是朱棣的做法实在太过诡异,他身边有那么多人可用,为什么偏偏找到了这两个狱卒呢?
    文件上说,这两个狱卒是被朱棣身边的太监杀死的,为什么让太监动手,说明当时朱棣身边没有侍卫,他应该是在一个非常私密的地方接见了这两个狱卒。换句话说,这件事朱棣并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他才会特意嘱咐笔吏,不要讲这件事写在《起居录》上。
    可写下这份文件的人,又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文件中记载的另外两件事,比前面这一件更为怪异。
    第二件事是说,梁朝年间曾出现过一个技艺超群的画师,他有一门奇诡无比的手艺,叫做“画人成鬼”,不过这种技艺他一生就施展过一次,艺成之后,这位画师就消失匿迹,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梁朝画师”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说得不会是张僧繇(yóu)吧?可往后看才发现不是,不过故事的主角也确实和张僧繇有着某大渊源,他叫洛成己,是张僧繇的弟子。
    张僧繇是谁?这个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但“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你肯定用过。画龙点睛,说得就是张僧繇的事儿。
    传说张僧繇曾在安乐寺的一面高墙上画了四条龙,但每条龙都只画了眼白,却没点出瞳孔。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把龙眼画全,张僧繇说,要是点上了眼瞳,龙就飞了。别人都觉得他这是信口开河,就强逼着他把龙眼画全。张僧繇没办法,就在两条龙的龙眼上点出了瞳,霎时间飞起云涌,一道惊雷凌空而至,劈开了墙壁,这两条龙竟腾空而起,飞入了九霄云外,而那两条没有点出眼瞳的龙,却依然留在墙壁上。
    后来这件事被唐代的张彦远写进了《历代名画记》中,这本书的明朝刻本现在还能找得到。
    相比于张僧繇的画龙点睛,洛成己的画人成鬼,可就没那么神乎其技了,他的技艺,更像是一种邪术。
    相传洛成己长了一副好面皮,加上天生风流、才华横溢,在梁京的风花之地很吃得开,当时梁京有个名女支叫柳如烟,对洛成己十分倾慕,有一次两人相约到宋城一带泛舟游玩,柳如烟临时起意,让洛成己给她画一副画像。
    张僧繇成告诫过洛成己,他这一生可以画山水草虫,也能画猛虎骏马,但绝不可以给人画像,一旦破戒,后患无穷。
    平日里洛成己也很懂得自持,从来不为人画像,可那天美人在侧,加上洛成己又喝了些酒,酒到微醺,正是兴致盎然的时候,哪还顾得了那么多,立即拿出笔墨,为柳如烟画了一副画像。
    这一幅青丹水墨,可以说融汇了洛成己毕生绝学,如果留到后世,说不定能成为中国艺术史上又一笔瑰宝。
    可就在这幅画被完成的那一刹,柳如烟突然断了气,画上的人,却活了过来。
    起初洛成己还以为这是一场醉梦,可当他渐渐清醒过来以后才发现,柳如烟的身子已经冰凉,脸上也早没了血色,纸上的画像却舞动着长袖翩翩起舞,可它的身姿神态却毫无美感,一行一举形如鬼魅。
    载着洛成己和柳如烟的那条小舟没再返回岸上,有人说洛成己带着柳如烟的尸体去了塞外,也有人说他在惊惧之下凿穿了船底,带着那副画和柳如烟的尸体一起沉入了水底。
    两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此以后,洛成己再也没在梁京出现过,甚至他早年留下的笔墨,也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渐渐消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