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温温独游迹,遥遥相望情-《撒娇娘子最好命》


    第(1/3)页

    “娇娘啊!还有大几日可是十一的周岁了,是不是该备着周岁宴了?”魏老头提着渔具出来,冷不防问了一句。

    魏老头如今甚少理顾儿子儿媳之事(儿子不在,儿媳妇的事儿也不好理),且家中富足了,请了仆从,也没得甚事让魏老头好操心。

    每日钓钓鱼,陪孙子顽耍就足以,不过偶尔一些重要的日子还是得帮着提一提。

    楚娇娘看来,十一的大事儿,当娘的怎么可能忘?于是应了一声:在备着。但见老头子在大冷天的捯饬这些……

    “等会儿怕是要下雪,爹您还是别去了。”楚娇娘拦了拦。

    魏老头有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势头,利索的背上渔具道:“无事,不是有诗言:独钓寒江雪嘛!”

    楚娇娘:“……”

    老爷子竟然玩的是这个调儿。

    堂厅门口,周姨妈见魏老头要离开,忙道:“姐夫等等!”随即小跑着去屋里头捧了件披风出来,“把这个带上。”

    魏老头本要接上,然周姨妈突然一转手又收了回来,道着:“算了,我还是同你一道儿去吧,免得你坐在江边,一个瞌睡来了,可是甚都不晓得了,我去边上陪着你。”

    魏老头手里接了个空,随后点了个头,“也行。”

    说完,一转身杵着拐杖就出去了。

    周姨妈跟在后头。

    楚娇娘抱着孩子,看向那二位。嗯……有点儿说不上来……

    阿夏扫着院子,瞥眼见周姨妈跟太老爷出门,小步子默默移步楚娇娘旁边,小声道下:“这段时日,周姨妈对老爷子可关心了,两人的关系可好了呢。”

    楚娇娘斜眼看向阿夏。

    自楚娇娘开始忙活摊铺之事后,于周姨妈这方的关照少了许多,也是因周姨妈的迹象好转不少。

    而且周姨妈一向只同魏老头讲话,当然还有十一,外人可不好搭上去。所以楚娇娘这才没让自己多分心。要说周姨妈同魏老头甚时候如此亲密起来?这还真说不准。

    长辈之间的事儿,当晚辈的不好插手,他们走的路,楚娇娘一时半会儿还追不上。正反,人在每一个节点,总有那也一些故事要发生,由着去就是了。

    如今周姨妈就如常人一般,已是老天最好的恩赐,只不过反而是以前的一些事儿,多多少少都有些记不住,也想不起。

    楚娇娘道记不住也好,免得再想起先时的那些痛苦,从而又陷入崩顶的绝望与难受。

    “好了,日后就随他二老了,你有时候也放机灵点,别乱言语了。”楚娇娘提了阿夏。

    阿夏讪讪点头,“知道了,夫人。”

    ……

    江边,青幽幽的水面如一片明镜,倒映一片残枝枯槁,和偶尔与寒冬叫劲的鲜枝。

    岸边六角亭的鱼台上,坐翁垂钓,身旁老妇相伴,侃侃闲话,话说桑麻,暮年里孤独的岁月,在此刻便是山静日长。

    ……

    十一一岁了,周岁宴要如何办?楚娇娘从了简。毕竟吴州这边无甚子亲戚,交好认识的人也不多。同生这小子那时一样,能来的能请的皆是坊子周边的一些邻里,是以也只请了那些人过来热闹热闹。

    厨子还是德顺楼的厨子,一共置办了三桌席宴。席宴过后,待午后的吉时一到,魏老头去门口点了鞭炮,开始抓周了。

    楚娇娘将裹得鲜亮的小家伙放上八仙桌的中央,桌上摆了一圈七七八八的小物件儿,甚算盘,笔,纸,金锁,银项圈,银子;还有他自个儿的一些小铃铛,拨浪鼓,木雕玩意儿等;再是一些吃食。

    小家伙去到里头后,一个没坐稳,翻了个滚,吓得楚娇娘以为他要摔下来。

    哪知这小子可是冒着机灵头儿,自己一钻,爬着坐稳了。好教外头的看了他一个鲤鱼翻身的把戏,给他拍了手,夸他好聪明的小鬼头。

    然这小家伙似乎听明白了,冲着拍手夸他的人咧嘴回了个呵呵傻笑,紧着,搭手就抓了一支笔。

    “抓了抓了,抓了笔杆子!”边上有人喊。

    “哟哟!日后可是读书的好苗子呀!”

    “那必定是了。再抓一个呗!”有人涌着。

    小家伙未听,牢牢抓着手里的笔杆,竟用粘了毛的那头杵在桌子上画来画去。

    这一下,可是叫周围的看客更是惊赞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