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孙采荷冒进-《撒娇娘子最好命》


    第(2/3)页

    四月中旬时段,三眠熟蚕均已上簇吐丝圈茧。楚娇娘养了近乎两年的蚕那也不是小数量了,后院里,魏老头早是又搭了一间小间蚕室。两间蚕室此时的簇格上,皆是密密麻麻小白团,看者甚有盆丰钵满的满足之感。

    约是月末的时候,大致所有蚕皆数成茧完毕,楚娇娘忙活着下簇取茧;再是炙箔烘烤过潮的蚕茧,使其均衡;再是择出好坏茧分装出来。

    孙采荷头回见养蚕之后于蚕茧的处理,暗自记下不少,逢着楚娇娘做活,不用谁叫,自是热心拢过来帮着手。

    楚娇娘有意教授孙采荷这些,且此事不是甚难事儿密事儿,毫无在意孙采荷心中有何算计。

    加之原夫人那日说了那席话后,村中已有半数人,都来问了楚娇娘养蚕事宜,也有不少人问她要了一些蚕回去养了起来。

    有人养蚕,这都是好事儿,楚娇娘颇觉欣慰。

    然孙采荷却无此种想法,连刘氏也无此种想法。

    刘氏想的是,养蚕练丝是他魏家先行打的头。此前无人问津,却闻的原夫人发下话,一斤蚕丝可换半两后,这才蜂拥而至。饶还不要脸的上他家来讨要蚕卵小蚕。

    刘氏心想:他家都没开始因此赚钱,外头的就来分了羹?这事儿可不能干,得让娇娘收点钱才行。

    至于孙采荷,一心想独吞养蚕练丝这条链子,好为江峰,为她儿子日后的繁足打定想法。可想,若是全村人都开始养蚕练丝,他们甚时候才能富足起来?

    孙采荷与刘氏想得一样,此事自是不能让全部人都干。

    这日择茧的时,孙刘二人都捏着心思。院里,刘氏端着一簸箕择好的茧倒入箩筐时,悄不经意弯绕了一句话,道:“娇娘啊,我看你前头时,不是这家给几条蚕,那家给一些卵的,现而咱们结下的茧,这也没多少了。也不知能不能抽一两斤丝出来。”

    孙采荷闻刘氏先说了话,话里且铺着言外之意,顺势往楚娇娘这方看了看。

    楚娇娘回头一笑,毫无心机似的一脸清扬:“无事的娘,这次我们少窑些茧,多留些蚕蛾出来就是。”

    刘氏暗自翻了个眼神,“娘的意思是,你好歹想想家里,这蚕虫也不是白来的,这若谁要再来讨要,好歹明码开个价,不然都还以为咱家是庙堂门口施粥的。”

    此话直,楚娇娘甚是呆呼呼一愣,“娘,这些东西也不是咱家独有的,人家若要去谋,还怕谋不到?何况官府有心开展养蚕之道,段老爷家的蚕室可比咱家多上千百倍余,随便拨一些下来,人人就能养蚕。咱们开价……是不是有些……不厚道了?”有意恬了为难的脸。

    孙采荷没听下去,跟着也是暗自翻了白眼,“我说嫂子,这东西虽不是咱家独有的,但官府还不是没拨呢!村里人近日都往咱家来要,那咱家就是独有的。我倒觉着娘说的没错,这若是明码开了价,你送出去的这些蚕虫,可不得让咱家好赚上一笔的?”

    楚娇娘心口压下愠怒,收了收。

    如此谋利,楚娇娘也知能在短时内取得较大的收益,但有些底线原则是不可去碰的。可能她就是死心眼,绕不过弯,不想干这种亏心的事儿罢。

    “也无损失多少,弟妹会不会过于在意一些了?”楚娇娘驳了一句。

    “便是过于在意了,我那也是为家里好。”孙采荷索性将气性摆了出来,手里择好的茧泄愤似的,倒进筐里。

    回头道:“而今家里人多了,嫂子能赚几个钱?我又能赚几个钱?况且大哥和阿全的事儿都未能解决,还不知甚时候回来。嫂子要是觉着此事嫂子做不来的话,不妨交给弟妹我来做吧。正反村里人都开始拿我当这个坏人了,我也不怕把白脸唱到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