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万般无奈下,陈三四人只能选择远距离观看,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站立的位置,依旧能够看到闻道碑。 值得让人失望的是,以四人所站立的位置,即便能够远距离看到闻道碑,却显然无法安心感悟碑文。 四人只能暗自叹息,在远处静心等待。 闻道碑容易被感悟,流动性最强,只需等待他人离开,空出位置便可。 然而,这一等,便等了到日上三竿,四人终于等到了位置。 之所以等这么久的原因,那是因为闻道碑虽然流动性强,但也仅仅是局限在年轻天骄,那些须发皆白的观碑者,决然不可能轻易离开,一待便会是一天。 “也不知道那些观碑者如何想的,太白子在闻道碑前有感悟,至高也在闻道碑前有感悟,所以他们就觉得自己会如他们一般,同样有感悟?” 等待的时间久了,唐十一开始抱怨了。 “这样不开化的脑子,难怪会一生在感悟碑文不得精进!” 久久感悟闻道碑,却始终不见感悟,这样的做法,在唐十一看来,无异于占着茅坑不拉屎,是一种强盗思维。 在唐十一抱怨时,陈三早已经盯上一位年轻天骄很久了。 在年轻天骄盘坐在闻道碑时,他便观察到对方脸上的表情笑容满面,显然是对闻道碑的感悟有很强的自信。 果不其然,待到日上三竿时,在年轻天骄站立起身,笑容满面的离开了闻道碑。 陈三立马冲过去,补充了对方的位置,进入了凉亭内。 他的位置,没有特别靠近闻道碑,但是相比于此前,已经强太多了。 闻道碑清晰可见! “闻道碑!到底有什么魅力,竟然值得太白子耗费七十五天的时间来感悟?”陈三抬头盯着凉亭内的碑文。 将碑文看完之后,陈三心中的疑惑加深了,闻道碑上的碑文记载的真的只是一些寻常的大道感悟,并没有其他独特的地方。 “既然只是普通大道感悟,太白子又凭什么会在闻道碑前驻足七十五天?”陈三微眯着眼睛。 太白子会这么做,必定有原因。 闻道碑必然不一般,有些一些让人无法觉察的东西。 凉亭、观碑者、柯园突兀间周遭所有的一切开始消失不见,还停留在陈三眼中的只有那块闻道碑。 紧接着,闻道碑也开始有了变化,碑上的文字豁然消失了。 盯着碑文的少年瞳孔骤然瞪大,他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