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道册 第七章 山门-《剑气山河》
第(2/3)页
来钱一直蹲坐在胡蛮儿肩头从不离身,但此刻见到这般巍峨的山峦,顿感亲切,自蛮儿肩头跳下便叽叽喳喳的跑了开去。婉晴怕来钱走丢便要开口阻止,胡蛮儿抢先一步开口道:“无妨,来钱聪明的紧,它可以找到我的。”婉晴见胡蛮儿这么说便也放下心来。经过这些天与来钱相处,自己便是越发的喜爱这只猴子。
三人行至山腰处,婉晴还好,虽说是女子,但自幼便在这山中长大,早已习惯了这登山之苦。可胡蛮儿确是叫苦不迭。才至山腰便气喘如牛,满头大汗。其实吴道子本可带着二人御剑直抵观内,但却想让胡蛮儿自行领悟道之一途的艰苦,便任由蛮儿自己登山。
毕竟胡蛮儿还是肉体凡胎,累是自然。吴道子见徒儿如此也不忍继续便驻足让他休息片刻再行。
胡蛮儿一屁股坐下呼呼喘着大气。转头看着婉晴气定神闲的模样,边敲打自己的腿边对她说道:“婉晴,你难道不累吗?爬了这么久。”
婉晴的眸子早以弯成了月牙,微笑道:“我自小在这山中长大,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可以自行走这山路几个来回了好吗?你看你笨的,还不如我这个小女子。”
胡蛮儿听罢顿时脸红不已。吴道子则独自跃上一旁的一棵不倒松,站于树顶随山风轻轻摇摆,目光死死的注视着西方。不做任何言语……
三人稍作休息便继续登山。虽是缓慢,但最终还是登顶。当踏上最后一阶石台,胡蛮儿扭头回望,但观此景当的是半山半海半神仙,雀唱翠柏绕谷间。极目白帆驶空尽,烟云缥缈醉神仙。
胡蛮儿唯唯诺诺的走到吴道子身前拉了拉师傅的衣袖,怯懦道:“师父,打个商量呗。”
吴道子看了一眼正在揉腿的徒儿,不解的回答道:“如何?”
“师父,打个商量,每日往返两次怎样?”胡蛮儿谄媚的笑道。不必多说自然是一记板栗伺候……
凌霄观,位于北位,主峰凌霄峰,此峰高入云霄,站立峰顶似入云间,如梦似幻,何其壮观。东位缥缈峰,虽高不过凌霄但林木茂盛,用于储藏道法经书,兵器异宝。西位朗清峰,峰顶平坦无奇。用于弟子修道习武。南位苍首峰,四峰之中最矮的一座,确是房舍密集,用于弟子长老居住。四座山峰竟是由四根极粗的铁链衔接在一起。山峰之间往来便是通过这段铁锁。不知是何时何人所铸,鬼斧神工都无法形容此番景观,堪称神迹。
胡蛮儿望着这一番奇景心底翻江倒海,瞠目结舌。吴道子心知徒弟此时心境,但并未多做解释。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走。”说罢便带着二人走向凌霄观,不时的还有周边来往的香客见到吴道子便躬身行礼。吴道子也点头回礼。
不多时,三人就来到凌霄观主殿正门,正门上书凌霄观三个大字,字迹潦草但笔峰孔武有力。显然执笔者内力雄厚,不然万万写不出如此霸气的三字。正门两边雕刻有同样出自此人手笔的对联左手边:道步清虚,位登九五,金阙化身于九秋九;
右手边:德居太上,尘遍三千,皇宫毓秀于三月三。横批:一心问道。
“何为道?道为何?天是道,地亦是道。吾为道,尔等亦可是道。万物皆有道。道可通天,道可成仙。只为善也,大善……”观内传来一段浑厚道语。声音低沉带走磁性。婉晴闻言笑着跑进观内,大声叫道:“爹。”吴道子则是不屑的扭过头去。但随后还是带着胡蛮儿进入了道观。
观内正堂之中树立着三座高大神像。正是三清祖师。堂内烟雾缭绕,香火旺盛。供台之上的贡品也是琳琅满目。此时大殿内一中年文士负手而立。着一身淡青色长袍,皮肤白皙,站的笔直,面向三清。婉晴已然站立在此人面前环抱住此人手臂。
中年文士笑眯起眼睛,摸了摸少女的头,暖声道:“闺女,饿不饿?爹给你做红烧肉去。”
婉晴快速点头道:“饿饿饿,饿得紧呢”
“咳咳,你爹我还没死呢,眼里只有你闺女没我呀,白给你拉扯这么大。你的之乎者也,百善孝为先,都学到狗肚子里了?”吴道子不满的发声,但嘴角却还带着淡淡笑痕。
中年文士尴尬一笑回应道:“爹,你这是哪里话,早就给您备好上好花雕等着您呢,再说了您骂我是狗,那您岂不是也……”
吴道子闻言一瞪眼,举起老拐作势便要打,文士见状立马服软道:“爹,爹,我错了错了。咦?这孩子是?”文士方才精力一直在女儿身上并没有看到吴道子身后还有个孩童。等片刻消停后才发现吴道子身后的胡蛮儿。看到胡蛮儿后的文士先是一怔,面色微微一变,但随机便隐藏得无影无踪。
胡蛮儿一脸惊讶的望着这祖孙三代,张大嘴说不出话,这一家人怎的如此……如此不正经。但随即便释然,上前一步深深作揖,恭声道:“晚辈参见观主,我是师父刚收入门下的弟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