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林尤的声音骤然变大,是有些生气,也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昨天,他光是接受到的已经投稿的信息,就有六篇。 今天早上得到了回复的,也是六篇。 即便林尤想得到,陆成是得到了他的指引,把一部分工作交给了艾荷等人,但陆成完成的工作,也至少要书写两篇+同时修改四篇。 这样的工作量,对脑力及体力的消耗,是极为巨大的。 特别是脑力消耗, 绝对需要神经随时紧绷,脑子随时高速运转。 其中不只是涉及到文章的逻辑结构的构架,还要在六篇文章之间相互轮转,需要随时保持清醒的认知,因为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写差了, 林尤觉得,陆成就算再怎么逆天,这应该也是极限了吧? 谁能够想得到,陆成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直接搞了八篇出来? 艾荷他们,几天时间里,完成一篇,绝对是个奇迹。 这还需要陆成给数据给图才行。 陆成,有过之前的经验,就算陆成一天一篇,也最多才三篇才是。 四篇? 这真的已经有些超出了人类的极限了! 这还只是林尤的想法,如果林尤知道,这一切都是陆成一天多得时间里,几乎是压榨自己压榨出来的话,估计林尤会更加生气。 这样搞,会把身体搞出毛病,甚至更加严重,脑子搞坏,都不是没有可能。 想要当天才,想要快,这没错。 但是,万事都要有一个极限。 不过,陆成都已经做了出来,每一个字,都是陆成花费了心血和极大的精力了。 正如陆成所言,不发,就放着,这不是浪费么? 自然是浪费了的。 林尤听了陆成的话,双目就直直地看了陆成好久。 好久好久都没有说话。 这也是个人啊,也是个年轻人啊。 自己在他这个年纪在干嘛? 虽然也在做实验,搞文章,做学习,临床,学专业,但是其实自己,还在谈恋爱。陪老婆逛街,看电影这些。 林尤觉得,这才是研究生该有的生活。 不管是谁,生活中都不能仅仅只有工作。 陆成,得学会给自己放一下假,这样才对。 哦不, 或许,陆成就还没学会这个,所以,还得自己这个做师父的,慢慢给他教吧。 不过? 我的徒弟啊,你给我送了这么大一份礼,几乎是拼了命才送出来的东西,你要我怎么还啊? 一直以来,师父好像,都没真正地,送过你什么东西,反而,取了你的好多好多东西。 林尤这一刻,想到的全都是愧疚。 作为一个师父,最希望看到的,最大的作用,不就是带着自己的徒弟,给他保驾护航,让他逆水行舟不受天地的风浪么? 虽然其间可能有取。 但也得有与才对。 …… 而就在林尤沉默的时候。 秦安、艾荷及杜武三个人都在做着计算题。 嗯,是小学才做的计算题。 1+1+1+1=4. 6+2=8. 8-4=4. 所以,算起来,陆成在一天时间里,完成了他们四个人完成的工作量之外。 还给他们修改了文章并且定稿投了出去。 他们实在想不到,陆成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 莫非陆成的世界里,有三十六、四十八、七十二个小时,而不是二十四个? 好吧, 时间上解释不了,那他们只能从天赋上去找了。 毕竟,若是他们说自己一天就把SCI,而且是10分以上的SCI的初稿给搞了出来,虽然。 图是人家给的,数据是别人给的。 但这样的速度,说出去,必然会是一群人的质疑,甚至教授都会质疑。 但他们自己不会,因为,这些事情,都是自己亲手着手做的。 这就是天赋。 不过,这是和普通人来比,这叫天赋。 和陆成一比。 四个所谓的天才,瞬间觉得,自己真的就是个普通人。 甚至还有点脑残的那种。 这根本不能比。 一瞬间,心里所有的骄傲,都被完全击溃,击得粉碎。 若不是平日里,从其他同学那里积累到了一定的自信,恐怕,就这一刻,他们就会被击得,永远都站不起来,都有可能。 如果非要用一个成语来解释他们和陆成的差距。 可能望其项背能稍微合适一点。 精准的说法,应该要把成语都改一下。 望其脚底。 因为,他们会精准地计算陆成的工作量和他们工作量的差距。 同样的时间。 八篇论文的点子,数据搜集、数据处理、作图,全都是陆成一个人完成。 四篇文章的书写,定稿,全都是陆成一个人。 四篇文章的修改,也都是陆成一个人。 投稿,陆成一个人。 选择投稿的杂志,也是陆成一个人。 这里面的每一项,都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都是需要花费极大精力才能够做得到的事情。 这些,都是他们远远无法企及的。 不过,这一刻,却是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身份。 是呀,自己就是个实习生,陆成是研究生。 也是本院的医生,有差距,是可以理解的啊。 如果他们也像陆成一样的话,那现在就不是实习生了。 摆正这样的心态,他们心里的学习玉望,就更加强了。 学习的对象,越是厉害,那么只要扣到一点边边角角,就足以让他们,受益无穷。 人,都是现实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