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次大灾让韩地的百姓都是心有余悸,后怕不已。 果然,韩国内附大秦是对的,若是顽强对抗,且不说打不过秦国后果如何,只差了这一年,这一场大灾又不知道要多饿死多少人。 根据他们祖祖辈辈的经验,朝廷的救灾粮不好等啊。往往等朝廷救灾粮的都饿死了。 大秦的高效和廉洁,保证救灾粮可以真切到灾民手里。 只要顶过去半年就好,八月后就该下雨来的,还能赶得上秋种。 这一场大灾倒是狠狠收了一波民心,大大增加了原本韩人的向心力,让韩人更加甘心融入大秦。 这世上什么都是虚的,能吃上饭饿不死才是最实在的。 这世上从来没有架起锅煮道理,只有架起锅煮好米之后才能讲道理。 当然,不只是韩国,近几年新拿下的赵魏楚诸国的子民,看看相邻的原本家国的惨状,也是深深庆幸成为了秦人。 凡事就怕对比。如果没成为秦人,今年怕是就要成为死人了。 凡是大灾之年,必然死人无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旱魃民大饥,征战方且休,糠秕既空尽,禾稼无所收。 贫者不蔽体,一粥不可得,面皆为菜色,形销骨干立。 男子多饿死,女子多为奴,易子相将食,僵尸互枕藉。 疫病随暑兴,死者不可算,生者无终日,闾巷尽萧然。 哀鸿遍野,啼饥号寒之声不绝于耳。十室九空,天地间似唯余悲风惨雾。 苍生之苦,莫此为甚。 不过现在赵悼倡后并不在乎,反正饿不到她。 现在赵悼倡后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李牧,你不忠啊。 大王继位便立刻封你为武安君,食邑三千户,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和恩宠? 可是你是用什么来回报?你想怎么回报? 你竟然想造反,想要扶持公子嘉继位! 你真该死啊! 在彻底停战以后,赵国需要忙碌的事就更多了。 士卒的封赏,死伤的抚恤,兵力的重新部署,军备的补充。 但是这一切,都赶上了灾荒,朝廷没钱,朝廷只能是先欠着,所有人先各回各家。 至于将领和臣子,现在也都要忙着整治灾荒(灾民),防止闹出乱子,至于救人,看着救吧,自然也是活下来越多越好。 李牧根本没时间回邯郸述职,战后又立刻回了北疆。北疆本就更为贫瘠,遇见大旱荒年,只会更惨,他根本不敢耽搁,立刻回去组织救灾生产。 而乐乘回了邯郸以后,将自己看到的都汇报给了赵悼倡后,赵悼倡后瞬间惊觉。 她脑海里最敏感的那根弦被拨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