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朕要是不睡书房呢。”-《娇宠卿卿》


    第(1/3)页

    定国侯府二公子郑书言,  是定国侯府这一辈中最出色的公子,文武双全不说,行事也很沉稳,  先帝在世时郑书言受封骠骑大将军,迎娶兵部尚书之女董氏为妻,多年来,夫妻和睦。

    他回京当日,帝王特地派国舅爷周子礼去城门口相迎,  京中百姓更是围在京城路边欢呼。

    因着郑书言是皇后娘娘的兄长,  所以郑书言回京后几日,  宫里也很热闹,  承乾宫的一等宫女嘉儿就忍不住夸赞道:“皇后娘娘的几位兄长都极其出色。”

    前些日子郑六公子与宣城公主喜结连理,  拉拢了与皇室的关系,  现如今郑二公子回京述职,  他镇守边关多年,  回来陛下肯定要论功行赏,  真正是满门荣华。

    另外一个侍女附和道:“是啊,  此番郑二公子回京,  镇守边关的人换成了昌王府的章世子爷,也是我们娘娘的表哥。”

    这时,  香儿笑眯眯地走到正殿:“皇后娘娘,二少夫人跟昭阳县主来了。”

    这也是帝王给郑书言夫妇的恩典。

    郑姝凝闻言,  搁下手中的牛乳茶,  浅笑道:“还不快请二嫂进来。”

    自从郑书言夫妇镇守边关,郑姝凝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二哥跟二嫂,  如今总算是能见着了。

    话落,  一身素色衣裳,  带着几分将门女儿的英气的董氏从外面走进来,亲和有礼道:“妾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她后面跟着的是奶娘跟丫鬟,奶娘怀里还抱着只有几个月的小姑娘,昭阳县主。

    郑姝凝衣袖微扬,亲自扶她起身:“二嫂快快请起。”

    “谢皇后娘娘。”

    郑姝凝潋滟如水的眸子看向奶娘怀中抱着的小姑娘,小姑娘一双小眼睛如同葡萄一般可爱,软软糯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二哥跟二嫂可给小姑娘取好名字了?”

    董氏笑意渐浓,回道:“郑菱希,小名希希。”

    董氏与郑书言成亲多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平日是当掌上明珠宠着的。

    郑姝凝又看了一眼小姑娘:“希希生得真可爱。”

    许是听人夸赞自己,在奶娘怀里的小姑娘笑得很是开心,眼睛一眨一眨,董氏逗着她:“希希一看到皇后娘娘便笑,是不是很喜欢小姑姑?”

    郑姝凝心一软,笑容柔婉:“本宫来抱一下吧。”

    奶娘连忙抱着小姑娘上前,郑姝凝轻轻将小姑娘抱过来,小姑娘笑得更加开心了。

    董氏跟郑姝凝话起了家常:“还未来得及恭喜皇后娘娘怀上龙嗣,妾与你二哥一直在边关,倒是不知娘娘何时与陛下认识了。”

    之前董氏嫁过来的时候,郑姝凝还待字闺中,也没听说她与当时的圣上有瓜葛,谁知后来郑姝凝还入了宫,郑书言跟董氏都以为帝王只是因为先帝的圣旨,才立郑姝凝为贵妃,担心她在宫里过得不好。

    然后还没到半年,帝王就立郑姝凝为后,还说在位期间永不选秀,她们这才稍微放点心,就连郑书言都说,以前在定国侯府中,他们最担心郑姝凝这个妹妹受欺负,谁知道最后母仪天下的便是他们最小的妹妹。

    郑姝凝笑容有些无奈,跟她解释:“二嫂误会了,本宫与陛下确实素昧平生,本宫跟他第一次见面是在陛下赐下立妃圣旨之后。”

    董氏还很诧异:“凝凝跟陛下之前当真不认识,那陛下对娘娘难不成是一见钟情?”

    遥想董氏与郑书言,便是董氏对郑书言一见倾心,非他不嫁。

    郑姝凝摇了摇头:“那倒也没有。”

    她还记得那次她误解了帝王的意思,帝王刚开始分明是对她无意的。

    那便是日久生情了,董氏微微一笑:“陛下为了娘娘,都已经决定再不选秀,总归是一片真心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