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咆哮。 他的脸上,甚至没有任何表情。 他就那么静静地看着,看着那个和他一样,试图力挽狂澜,却最终被时代洪流无情吞噬的王朝。 许久,许久。 他缓缓地,抬起了手。 那是一双因为常年批阅奏折而指节粗大的手。 他用这双手,轻轻地,抚过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 辽东的军情,西北的灾荒,朝中的党争…… 每一本奏章,都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看到了赵高,便想到了那个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想到了那些盘根错节、深入骨髓的阉党。 他看到了李斯,便想到了朝堂上那些结党营私、只顾自家利益,却将国家大义弃之不顾的东林党人。 他看到了指鹿为马,便想到了那些满口忠君爱国,背地里却与关外私通、鱼肉百姓的文武百官。 何其相似。 这天幕,哪里是在说秦? 这分明,说的就是朕的大明, 一股无法言喻的悲凉与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从他的心脏深处,缓缓地,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一直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勤勉,足够努力,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总有一天,能将这个病入膏肓的帝国,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可是现在,他动摇了。 连那位横扫六合、威加海内的始皇帝,都无法阻止自己身后的帝国腐朽崩坏。 朕……又如何能做到?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两行滚烫的清泪,顺着他清瘦的脸颊,无声地滑落。 一滴,一滴,砸在那份请求加派辽饷的奏折上,将朱红的御笔批注,晕染开来,变成了一团触目惊心的血色。 “朕非亡国之君……” 他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臣皆亡国之臣。” 这一刻,这位年轻的天子,再也支撑不住了。 他伏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上,那不算宽阔的肩膀,开始剧烈地、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 压抑了许久的哭声,终于从他的喉咙深处溢出,在这空旷死寂的宫殿中,显得那般凄凉,那般无助。 窗外,天色渐晚。 一轮残阳,如血般,染红了紫禁城的半边天空。 王朝的末日,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