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我要的橘子会很甜》


    第(1/3)页

    元旦后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我和鱼儿的感情渐渐加深,可每当我要触碰鱼儿的手时,班主任朱老师那雷达般的眼睛,就会在窗口出现,吓得我魂飞魄散,手一哆嗦,直接拍自己的大腿,在冬天里打起了蚊子,这时鱼儿就在旁边憋笑。

    结合表白那天鱼儿对我说的话,朱老师一定发现我们的一丝端倪,再抓到证据,我就得被请去办公室,考虑到这位年纪五旬的老女人不喝茶,我们只能干聊。

    冬天,南方的树木依然裹着绿衣。清晨的校园,笼罩着茫茫大雾,只等太阳徐徐升起,雾气退去,课余就会有学生在连廊上,晒太阳。

    太阳照射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就像烤火炉一般。我们很享受沐浴阳光欣赏校园美景,看树叶沾满露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池塘的水面结了一层薄冰,阳光下像面镜子,镜中池里的假山玲珑精致,千奇百怪,耳边传来池塘周围的学生嬉笑打闹,一切生机盎然。

    南方的冬天也许没有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但披上绿色纱衣,嫣然一笑,也分外妖娆。

    元旦往后的每天一天的早晨,越发寒冷,昼夜温差大,教室里的空气湿冷无比,没有空调的我们,上课全靠抖。

    连廊上,学生们每天晒太阳的越来越多,我们心里就知晓,年,她越来越近。

    90年代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08年奥运会后的速度更快,就像火箭。2012年村里留下的年轻人所剩无几,只有过年大家才会回来与亲人相聚。

    我爷爷上个世纪是长途汽车的司机,奶奶是老师,不过她在我出生的时候去世。爷爷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到外面后,很难回家。于是过年在一起团聚的是,爷爷和他三个儿子的家庭。

    我们这个大家庭有四个孩子,我和亲姐,堂哥,堂弟。

    二叔家的堂哥当年是留守儿童,初一读完就辍学打工。二婶患有脑疾,二叔在厦门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她。我总记得堂哥七岁时,自己用大砂锅煮稀饭,他每天都一脸兴奋地告诉我,还有几天父母就会回来,可是初五他父母就离开他去厦门打工了,逐渐他对这个家从期盼到麻木,后来他在打工,哪怕春节也没有想着回家。

    堂弟好一些,三叔和三婶暑假会接他去厦门玩,节假日也会抽空回来看他,他目前读初一,不过性格比较孤僻,不爱说话,哪怕面对同辈的我,我们不怎么聊天,打可以一起打游戏。

    只有我和老姐性格比较外向,我们小家庭一家四口很热闹,童年有老姐的陪伴,哪怕高墙水泥,也会有欢声笑语。

    直到初一老姐被姐夫带回家了,我们家热闹的氛围被打破。我常年在昌南市,他们在老家临川,只有过年我们才能见一面。老姐离开我们家那天,当时我在学校上课,可是我是趴着的,南瓜耐心地递给我纸巾,有记忆后的我很难哭得起来,老姐说我是倔脾气,但那天虽然没有抽泣声,但是眼泪就是不争气地流,而且是哗啦啦哗啦啦。

    后来每次过年小辈中只有我,和堂弟。叔叔和爷爷他们都住在老宅,而我们一家三口住在马路边的房子,那是老爸挣钱后盖的。

    过年时父母很忙,老爸是长子,大家庭过年都需要他忙乎,偌大的房子里,很多时候就剩下我一个人,空荡荡的,冰冷冷的。我也逐渐变得不爱交谈,性格开始内敛。

    初三寒假放十天,寒假作业我可不会认真写,画几天填空就行,我发现并不是我这样,班上很多学习好的寒假作业都没有认真写,就我们这种班级,那作业简直就是海量,三本主科寒假书,三本试卷,语文老师还布置了十篇作文,英语老师更是直接让我们背十篇中考作文。这简直丧心病狂,我们还只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啊!

    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没带怕的,一群人凑资买新书,新试卷,然后抄后面的答案,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全部抄,中途中肯定题目多做些划痕啊,数字啊,再把一部分答案写上去。

    毕竟朱老师检查我们的作业,就像古董鉴定专家,她没空每题都仔细审阅,但会根据作业做题痕迹,来判断我们寒假的认真程度。而我们这些同学都已经被锻炼成古董局里的做旧专家了。

    过年百无聊赖的我,花了两天时间,手筋抽痛,五指发胀才把寒假作业“做旧”完成,唯独英语听力我每天坚持听。

    鱼儿在寒假前叮嘱我,一定要每天练习听力,找到语感,英语听力满分30分,考25分不会太难。

    今年过年,在孤寂中能找到一丝丝陪伴。鱼儿会时不时地与我分享,她遇见的奇怪的事情。

    她给我发了张照片,照片里有一朵紫色的花,呈喇叭状,花瓣上有露珠。

    “这是我老宅家门口发现的,谢昊龙冬天里还会开花吗?以前课文里我知道梅花冬日的开,这是什么花?”鱼儿发了个问号脸。

    我一看就觉得像喇叭花,百度了一下,喇叭花是可以冬天绽放的,只是很少见。

    “你运气好,这是很难见的,能够冬天盛开的喇叭花。”

    “可我不喜欢喇叭花怎么办?”鱼儿回我。

    不喜欢喇叭花跟我有半毛钱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