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邹衍荀子都要离开大梁,她打算等送走他们二人,她也离开大梁。 荀子邹衍来大梁时没惊动什么人,走的时候,送行的人却不少,送他们离开大梁的船也不是姜安饶安排的,而是龙阳君代表魏王一手安排。 姜安饶在邹衍荀子走后,找机会送走了郑安平跟化名张禄的范雎,等把二人送离大梁后,姜安饶着手墨家的事情。原本墨者就是都能自给自足的,早晚课不过是更好宣扬墨经。培养好适合的人,即便是姜安饶走了,剩下的人也都能自己按时完成。 也就在这时候,姜安饶在大梁听说了秦国战败的消息。 姜安饶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搞错了吧? 更进一步的消息传来,秦军参战十万,亡八万余人!秦中更胡阳阵亡! 【安安主播:阏与之战?哥?不是派人跟着胡阳了吗?怎么还是会这样?】 另一边听到消息的姜池雨也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会这样。 秦自白起横空出世,一直是压着六国打的,白起自伊阙之战之后从无败绩,秦伐诸国也一路高唱凯歌。姜安饶记得,长平之战以前,也只有阏与之战秦国大败而归损失惨重的。 所以在姜池雨人还在义渠的时候,他特地派了人去跟随胡阳,就是为了让胡阳小心,帮他避免这一败。 只是,显然这一手根本没起作用,胡阳不但依旧败了,还丢了性命! 消息很快也传回了秦国,在听说赵奢大胜秦军,被封为“马服君”,担任国尉,地位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的时候,姜家人也知道了这战争的大致经过。 总结起来,这一战,败就败在了“骄傲”二字! 秦军多年来所向披靡,所以不论是战将,还是兵卒,对待别国军队之时都有无人可挡的悍勇,更有舍我其谁的傲气;胡阳是早年便跟随白起一路走来的战将,慢慢开始独当一面后,他也没败过! 这一次阏与之战起因原本是秦赵约定了互换城池,但到了关口赵国却拒不履行,秦国于是出兵。原本赵国之内一见秦军攻阏与,便都认为此战不可胜。在廉颇乐乘等赵名将都觉得必败的情况下,主管全国钱粮赋税的赵奢却认为必须一战,且,未必不能胜出。 于是赵王便让赵奢为将迎战。 赵奢从一开就没打算用正常的战术迎敌,他带兵出了邯郸几十里就按兵不动,开始安营扎寨修建工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