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章 七巧楼太子伤心乞贤妃-《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1/3)页

    第五十一章七巧楼太子伤心乞贤妃

    夕阳西沉,夜幕徐徐降临,紫辰宫内华灯初上,香烟袅袅、人影婆娑。

    为庆祝七夕节,寅时一过懿妃便在四个宫女的陪侍下开始了梳妆打扮;炫帝悠闲的坐在龙椅上,一边手捧着茶杯,不时打量上她一眼,夸赞几句她的妆容。

    这时,高峻进来禀道:“奉陛下旨意,四位皇子已在七巧楼恭候多时了。”

    “嗯,朕知道了;”炫帝轻轻挥了下手,示意他退下。

    高峻并没有退走之意,又道:“陛下,只是皇长孙李聿未到。”

    炫帝皱了下眉,问:“聿儿为何没来?”

    “这,臣还没来得及过问太子。”

    懿妃拧过了头,怨道:“这个太子越来越不像话了,连父皇的话也不当回事。每次见他总是哭丧着脸,没一点好心情,真是的。”

    炫帝听了有些愠怒,道:“待会儿见了,朕非得好好训诫他一番不可!”

    正说着,一个小黄门来报,说是杨嗣郎求见。

    炫帝听了很是不悦,道:“这些臣子,过七夕了也不让朕消停片刻,不见。”

    “陛下且慢。”懿妃回过了身子,“兄长此时觐见,想必是有什么要事。”

    炫帝听后笑着答应了。

    不一会儿,杨嗣郎进了殿内,拜见过炫帝。

    炫帝耷拉着脸,道:“杨爱卿,过七夕了也不歇着?”

    杨嗣郎听了嘿嘿一笑,双手捧着一只七彩宝匣毕恭毕敬道:“陛下,为贺此佳节,微臣特献上镂金鸳鸯香球一只。”

    炫帝见了不免有些失望:“不就一只香球,也烦劳爱卿亲跑一趟。”

    “陛下,此物乃臣命人精心定作,愿陛下与懿妃娘娘合美百年。”

    懿妃走到了近前,一把拿过了那只香球,笑道:“兄长费心了。”

    “好,朕收下了。”炫帝有些尴尬,“爱卿此来不单是为了献宝吧?”

    “是的,陛下。”杨嗣郎不慌不忙,“目下又到了例行北使渔阳之时,臣以为还需提早做好安排。”

    炫帝听了只觉好笑:“此等屑小之事,爱卿也牵挂在心哪……”

    懿妃似乎察觉出了杨嗣郎的心思,道:“陛下,兄长好意提醒,是为了李唐社稷着想。褚将军长年戍边在外着实不易,就连臣妃昨晚也梦到了他呢。”

    “嗯,是该慰问他了。”炫帝缓了下神,“此等小事何需上奏,杨卿安排便是。”

    杨嗣郎听了心头暗喜,当即诺了声。他正欲起身离开,却被炫帝叫住了,问他,北使可有合适之人?

    “回陛下,臣以为侍御史达复可胜此任。”

    “达复……”

    “正是。此人行事忠心、谨慎,且曾戍边多年,熟悉边关事务。”杨嗣郎恭声答道。

    “嗯,此人做事公允、素有廉名,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炫帝轻捋了下银须,“好,朕答应了。”

    随着夜幕降临,皇宫内外亮起了成千上万只彩灯,宛如黑夜里无数只璀璨夺目的星星。

    乞巧楼下,厅堂内点缀着上百盏灯火,给这个宁静幽黑的夏夜平添了几分暖意。

    平钰端坐于席首一侧,太子抱着幼子李苋相邻而坐;十六皇子荆王、以及盛王、丰王等人各携其妃依次坐开。

    厅堂外,临近草坪边,贾升正带着一众乐工静候。

    宁芯走到了贾升跟前,问他,为何不见王诘呢?

    “这……”贾升面露一丝惊慌,“贾某也在等他呢。”

    宁芯哼了声,旋即走到了平钰公主身边,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平钰听了有些惴惴不安,抬起头来漠然凝望着远处。忽见一只老鹰从半空俯冲而下,扑向草丛里的一群正在觅食的灰雀,啄伤了一只小雀。那鸟儿拍打着翅膀拼命挣扎、哀鸣。

    李苋见状急忙跑上前去,欲驱赶那老鹰,不小心被石块绊倒了,划破了衣衫。

    那老鹰转过身子欲啄李苋,平钰公主见势不妙随手抄起一只玉碟甩了过去,吓跑了老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