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九莲峰再会恩师-《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3/3)页
    “说来话长。三年之前,家父突遭病故,弟子在家守孝,虽有师姐传讯,可一时脱身不得。待弟子守孝一毕,进京见过了师姐,方知师父下落。”
    紫旭真人沉默了片刻,还过了玉佩,说若再没别的事,他可以下山了。
    紫旭真人说罢扭身欲走,被李云翰叫住了;他回过了头,问李云翰还有何事?
    “十余年前那日,师父为何突然离开了青城山?”李云翰问。
    “噢,原来是此事;”紫旭凝视了他一阵,微闭着双目,缓缓道来,“那些年青城山上佛、道两派为争房舍、田产而械斗不断、屡有伤亡,官府亦无能为力。为师奉旨前往调停,依遵旨意:‘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田产各为一半’,遂平息了两方数十年的恩怨。为师原本打算多住些时日,不料忽接家兄病危之讯,只好匆忙离去。”
    “噢,原来如此;”李云翰顿了下,“弟子再问一句,师父云游四方为何带着小盈师姐?”
    “这,”紫旭沉吟了片刻,“还是等以后她告诉你吧。”
    “那,小盈师姐传话也是师父之意?”
    “嗯,”紫旭真人手捻长须,微微一笑,“有仙人曾一连三日托梦,说我此生和一个戴鱼龙玉佩者有缘。”
    李云翰听了心有所悟,又取下了玉佩,捧上道:“此佩乃先祖所传已逾百年,是我李氏族人血脉的象征。家父临终之前,一再叮嘱我善待此佩,不得轻易示人……”
    未等李云翰说完,紫旭打断了他的话:“那你为何又将它系于腰间、招摇于市?”
    “为了认祖归宗;如遇高人识得此佩,或可解我家世之谜。”
    紫旭听了微微点头,接过玉佩细细端详了一阵,双眉紧皱,道:“此玉背后有一道蛇形血沁,不祥哪。”
    “哦?”李云翰心头一震。
    “不过,好在此玉历经多年洗磨,其恶运殆已褪尽,你也不必太过在意。”紫旭说着将玉佩还给了他。
    李云翰收好了玉佩,又说他想留下来多陪陪师父。
    紫旭真人凝视了他一阵,将视线转向了群峰;良久,他回过头来,道:“好吧。盈儿虽入道门,可仍贪恋红尘。为师年岁已高,也只有寄厚望于你了。”
    当日,李云翰和武七留宿于玉华观,下榻于观内的一间简陋的偏房里。
    在山上一连待了数日,也不见紫旭真人的面,李云翰为此颇觉不安。有时他去厅堂听听居士传道,有时带着武七到各处峰峦坡谷间游走,赏略一下山林美景。
    这日清晨,李云翰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在院内陪着武七练剑,忽然紫旭真人带着涂坤到了,对着他朗声道:“歇息了几日,你可以下山了。”
    “师父,这是为何?”李云翰问。
    紫旭手拈长须,道:“自你上山之后,道术、剑法皆有所长进;不过,因你今世尘缘太重,还需到俗世了清才是。”
    李云翰犹豫了下,道:“弟子不想走!”
    “世事自有定数,”紫旭呵呵一笑,“以后若是想念为师,上山来找便是。”
    紫旭说着命涂坤取过了一只包裹,说是送他的盘缠。
    李云翰接过那只包裹掂量了下,感觉十分的沉重;他打开了包裹,里面是一堆碎金银块。
    “师父,这盘缠未免太重了;”李云翰说着将包裹放下了,揖首再拜,“弟子告辞了!”
    李云翰说罢带着武七头也不回地走了。
    紫旭凝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伫立了许久,直到那远影消失在淡淡的雾霭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