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应对-《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第(2/3)页

    “旗帜金鼓,二位将军方才说过,我就不再重复了,除此之外,末将倒还是发现了一点。”

    郭映故作神秘的停住了话语,卖了个小关子。

    韩旻急性子最受不了别人故弄玄虚,顿时嚷嚷道:“郭十将快快讲来!”

    众人皆期待的等待着郭映揭开谜底。

    李晟也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

    “末将听说南诏有精兵罗苴子与负排两支,但查遍前军送回来的捷报,却未见其踪迹,而前军捷报上所记录的斩首大多都是是南诏国内的蛮人、乡兵。

    想来其所部精兵便是随其诏主撤至了后方,而以老弱疲兵为殿后,故意向我军示弱,引诱我军追击,从而将我军拖入圈套,一网成擒。”

    郭映侃侃而谈,一番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在座的众人都不由连连点头,认同他的说法。

    “既是如此,依郭十将看来,我军当如何,是以力破巧,还是广布斥候、步步为营,与其相持,待其粮尽退兵。”

    李晟微眯双眸,目光灼灼的盯着郭映。

    郭映稍作沉吟,随即答道:“末将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只是有点弄险……”

    “打仗,哪有不冒险的,但凡有三成取胜的把握,那就真的好好斟酌。”

    不待郭映说完,韩旻就抢先一步打断了他的话。

    李晟亦是颔首示意他向下说。

    这年头的唐军武将,有点像近现代的岛国军人,好用奇计,好赌,就像岛国人动不动就赌国运一样。

    但凡有两三成取胜的希望,便会有那不怕死的铤而走险搏一搏,若是赌赢了,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不在话下,赌输了,顶多不过是掉个脑袋罢了。

    见此,郭映也就不再推辞,继续说道:“末将觉得,南诏军从雅州、黎州撤军,虽属正常,但估计也有引我军南渡大渡河的意图,过了大渡河,大军离南诏侵占了的嶲(xi)州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届时,南诏军背靠嶲(xi)州,天时地利人和就全占了,若是此时南诏军真发兵合围我王师,只怕大军想全师回到蜀中都难。”

    “故而末将以为,全师渡江,毕其功于一役,不是上策。”

    郭映的分析虽然多是猜测,但李晟等人细细揣摩之后,发现竟也有几分道理。

    “郭十将的意思是,分兵绕道击其后?”李晟挑起浓黑的剑眉,眼带期许的询问。

    “都将明见,末将正是作此打算。”郭映恭敬回话。

    “我听说南诏军用兵,不兴粮道,只每个兵士身负一升五斗粮秣,而黎州残破,估计他们搜刮干净也难以维续十万大军支撑十天半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