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个大姐聊起来眉前发丝,露出淳朴的微笑。 “给战士们还有我们男人们做饭呢!” 记者好奇的问道:“这是谁要求的吗?” 大姐捂着嘴,淳朴的笑了。 “你这孩子挺有意思,这事儿还用谁要求啊?天南海北的人都来帮我们,我们别的能力没有,炊事班的人不够,我们就自发的过来了!” “礼尚往来,这不是从咱老祖宗那就传下来的礼吗?” 一群女人一边揉面,一边的笑了。 笑的很大声。 记者怔怔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大姐,我能给你们拍张照片吗?” 大姐笑着说道:“那感情好啊,等我们收拾一下啊。只是我们这样子丑得很,可不能上照片。” 说是收拾一下,也只是擦擦汗,把凌乱的发丝收拢一下,然后把沾着面粉的双手,放到背后。 记者摇摇头:“大姐,不用,我认为你们现在的样子最美!” 大姐被夸的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行,那我们接着干活,你乐意拍就拍吧。” 记者把这淳朴的一幕幕拍下来,最后,形成了一段通稿。 结合着前大爷那的采访。 次日一早,一篇名为“理和礼”的报道横空出世。 此报道一经发布,得到了无数人的赞赏。 “这才是咱老祖宗的礼,对劲儿!” “就是,很有深度!这才是独属于我们民族的浪漫!” 灾区,无数人都在关心,牵挂。 只是有的去了,有的人没有去,坚守自己的岗位,但都用自己的能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你不能说那些火车的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去灾区救人,就说人家没有出力。 因为,没有他们坚守岗位,转运物资,去再多的人,也是白搭。 你也不能说那些整日里为生活奔波的人,拿出那十几二十块,捐给灾区,就说这个人寡淡,没有爱心。 因为,你可能不知道,那是他们一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也不能说那还是懵懂之年的小孩子,捐出那一毛,五分不值一提。 因为,那可能是他们剩下来买辣条小吃的钱,在他们的年纪,能用自己买最喜欢零食的钱捐出去,就是他们的全部。 文学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