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盘古操作系统-《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2/3)页

    “你把进程管理和存储管理给我,伱再挑一个功能,其他的给我,我正好最近有时间”,李国成说道。

    “太好了,那我选作业管理吧”,张芷静马上就开心了。

    拿到程序的李国成,坐在新生产出来的103型计算机前,读取程序,一行行地转入脑海中,然后就开始了分析。

    时间过得非常快,很快就进入了7月份,在李怀德的不限努力下,终于要来了12个大学生,10男二女。说是大学生,其实比高中生强不了多少。

    不管如何,稍稍减轻了实验室人员的需求。

    软件组分配了2人,1男1女,年龄都比张芷静大,男的25岁,女的23岁,都已结婚。刚来听说张芷静的学历只有初中,二人嘴上没说,但是表情已经出卖他们的内心。

    处处表现出他们大学生的身份,张芷静直接丢给他们一个笔记本,里面是关于存储算法的公式,让他们进行优化,当时就把他们打蒙了。

    张芷静一阵窃喜,她没有忘记,当时她拿到这本笔记本时的奔溃心态,现在终于轮到他们。

    当他们慢慢了解到现在软件组负责的工作后,眼里都是小星星,一扇新天地的大门向他们打开。现在面对张芷静,那就是对待师傅的态度。

    周晓娟也分到两2人,也是1男1女,他们倒是老实,没敢炸翅,当了解了材料组的任务和之前的成就后,态度更是摆的超低。

    闫解放分到1个男生,年龄26岁,比较沉稳,平时工作认真,和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张头带了一个,小伙比较腼腆,但是也会来事,见着张头就喊师傅。

    测试系统是2个新人负责,现在正在学习,暂时派不上用场。

    其他人4个都分配到了机床实验室。

    其中一人,动手能力较强,李国成建议安排他研究电机设计,王工听取了建议。

    人员齐备,但是现在的半导体实验室就显得非常拥挤,张头和王大勇直接待在了无尘车间。候工带着徒弟待在工作区。

    现在条件最好的就是软件组和材料组。就连李国成都跑到了吴连奎办公室,加了一张办公桌。

    天气越来越热,国内的半导体研究也越来越火热。一些研究所没有芯片生产线,通过行业关系直接跑到了那五家刚调试好生产线的工厂,借用他们的无尘车间搞科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音机投产。
    第(2/3)页